數據更新截至2025年10月1日。巴黎預算的三位數赤字和法蘭西銀行的損失使歐洲貨幣政策再次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
國外對法國證券的需求出現緊張跡象,增加了歐元區金融分裂的風險,而國家預算壓力的不斷增加引發了歐洲央行使用非常規工具的討論,這也可能影響比特幣等稀缺資產。
根據我們研究團隊收集的數據以及法國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官方報告,法國政府債券的緊張局勢與二級市場風險溢價需求的增加相一致。
業內分析師還指出,在外國投資者復甦乏力的情況下,收益率壓力可能會迅速加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全球金融穩定報告》) 。
簡而言之:需要關注的關鍵數字
- 法國銀行(BdF)虧損:2024財年虧損約77億歐元,最近報告(法國銀行)。
- 2024 年法國預算赤字:超過 1680 億歐元,相當於 GDP 的 5.8%(歐盟統計局)。
- 公共債務:約 60% 的證券由外國投資者持有,這一信號凸顯了在更新流量和市場變化的情況下波動的風險( Telegram 的最新消息:資產負債表顯示 4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
法國銀行:損失和歐洲背景
據最近報道,BdF 於 2024 年收盤時淨虧損約爲 77 億歐元:這一數字與其他歐洲央行的困境相符,在加息週期之後,這些央行的準備金和再融資操作的利息成本與低利率時期購買的證券的收益率相比有所增加。
這些大多是會計損失,不會影響中央銀行的運營能力,但會使向國家的轉移變得複雜,並加劇有關貨幣政策正常化的爭論。
赤字對歐洲央行爲何重要
相當於 GDP 5.8% 的赤字使得法國政府不得不依賴不斷增加的政府債券供應,而這需要穩定的需求以避免收益率緊張。
國外需求的潛在放緩可能導致利差擴大,正如法國債券(OAT)和德國國債的比較所強調的那樣,從而造成歐元區金融分裂的氣氛。
在此背景下,歐洲央行( ECB )正密切關注。儘管歐洲央行的職責是維持物價穩定,並將利率設定爲2%,但它也擁有一些工具,例如PEPP的再投資以及2022年推出的輸電保護工具(TPI),可以在嚴格的條件下應對市場壓力。
可能的情況(由數據決定)
- 有針對性的緊急購債計劃 (PEPP) 再投資,以在發生衝擊時穩定市場。
- 如果碎片化威脅到貨幣政策傳導的正常運作,則使用TPI。
- 只有通脹和增長數據證明其合理性,新一輪量化寬鬆 (QE) 纔有可能形成。
- 向銀行提供流動性,以避免不良的金融緊縮。
最極端的假設 — — 例如資本管制、貨幣重估或違約 — — 仍然只是理論設想,目前尚未出現在機構議程上。
市場視角:流動性和加密貨幣敘事
BitMEX 聯合創始人 Arthur Hayes 認爲,法國公共賬戶的惡化可能迫使歐洲央行大規模創造流動性,這對比特幣等不受自由裁量權決定影響的資產可能產生有利影響。
BitMEX 的 Arthur Hayes 在 TOKEN2049 上向他的 Maelstrom 基金投資者介紹了 degen crypto ,這一解釋反映了一些宏觀加密貨幣投資者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說法:流動性的增加可以轉化爲對全球稀缺資產的興趣上升。
與此同時,許多經濟學家呼籲謹慎,強調歐洲央行除了固定通脹目標外,還受到禁止貨幣融資和“資本金關鍵”原則等規則的約束。
話雖如此,任何潛在的放鬆政策都將不可避免地基於技術標準和經濟數據,而不是各個國家的需求。
對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潛在影響:歷史告訴我們什麼
在上一次主要的量化寬鬆週期中——美聯儲於 2020 年 3 月宣佈的約 4 萬億美元證券購買計劃(美聯儲)——比特幣在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間從約 6,000 美元漲至 69,000 美元,漲幅約爲 +1,050%。
這一歷史上獨特的事件,儘管是在以健康危機和特定財政政策爲特徵的截然不同的背景下發生的,但有助於強化這樣一種觀點,即大量注入流動性可以對加密貨幣產生積極的影響。
顯然,鑑於多種因素的複雜性,全球流動性與加密貨幣表現之間的相關性並不意味着直接和機械的因果關係。
爲了進一步瞭解,可以參考歐洲央行量化寬鬆指南和比特幣減半動態分析。
外國資本流動、存量與流量以及市場風險
在分析法國債務狀況時,區分流量和存量非常重要:儘管很大一部分債務由外國投資者持有,但對收益率影響最大的是這些投資者根據新的價格條件續簽或增加購買的意願。
換句話說,如果大型外國持有者減少其風險敞口,巴黎將不得不提供更高的溢價或依賴更強勁的國內需求。
在壓力環境下,歐洲央行可以調整再投資,以防止局部衝擊演變成系統性危機,而部分投機資本可能會轉向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另類資產。
對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的影響
短期內,該策略仍將重點放在通貨緊縮上,旨在避免金融不穩定。在不得不訴諸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之前,歐洲央行擁有一系列工具——有針對性的溝通、靈活的再投資以及具體的融資額度。
只有經濟增長疲軟、通脹率下降至 2% 的目標以及債務市場持續緊張的局面,纔可能導致當前貨幣政策路徑的修改。
即使在這種假設情景下,每次干預措施也將根據經濟和金融數據進行調整,以最好地控制與過度流動性擴張相關的風險。
結論
在金融分裂風險真實存在的背景下,法國鉅額赤字和法蘭西銀行的倒閉加劇了市場對歐洲央行決策的敏感性。
儘管有些人將這些信號解讀爲對進一步貨幣政策干預到來的猜測——這可能轉化爲對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有利條件——但謹慎仍然至關重要,波動性仍然是主導風險。
對於投資者來說,信息是雙重的:密切關注歐洲央行的流動和流動性信號,不要假設 2020 年的情況會重演,並將支持加密貨幣的敘事視爲當前複雜經濟格局中發揮作用的衆多動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