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全球化:歷史、利弊分析

  |  

什麼是全球化?

全球化指的是金融產品、商品、技術、信息和就業機會跨越國界和文化的流動。從經濟角度來看,它描述了通過自由貿易促進的世界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

要點總結

  • 全球化是指產品、技術、信息和就業機會在各國之間的傳播。
  • 發達國家的企業可以通過全球化獲得競爭優勢。
  • 發展中國家也能從全球化中受益,因爲它們往往更具成本效益,因此能夠吸引就業機會。
  • 全球化的益處一直備受質疑,因爲其積極影響並不一定平等分配。
  • 全球化的一個明顯結果是,一個國家的經濟衰退會通過其貿易伙伴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理解全球化

通過全球化,企業在多個方面獲得了競爭優勢。它們可以通過海外生產降低運營成本,由於關稅的降低或取消而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原材料,最重要的是,它們能夠接觸到數百萬新的消費者。

全球化是一種社會、文化、政治和法律現象。

  • 從社會角度來看,它促進了不同人羣之間的更多互動。
  • 從文化角度來看,全球化代表着不同文化之間思想、價值觀和藝術表達的交流。
  • 全球化也代表着一種朝着單一世界文化發展的方向的趨勢。
  • 從政治上看,全球化已將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聯合國(UN)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等政府間組織上。
  • 從法律角度來看,全球化改變了國際法的制定和執行方式。

一方面,全球化通過商品、資本和勞動力的跨境流動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這種增長和就業機會的創造在各個行業和國家之間分佈並不均衡。

由於國際競爭加劇,某些國家的特定行業,例如美國的紡織製造業或墨西哥的玉米種植業,遭受了嚴重的衝擊甚至徹底崩潰。

全球化的動機既有理想主義的成分,也有機會主義的成分,但全球自由市場的發展使總部位於西方的大型企業受益。對於世界各地的工人、文化和小企業而言,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國家,其影響仍然喜憂參半。

全球化史

全球化並非新概念。早在古代,商人們就跋涉千里,購買稀有且昂貴的商品運回故鄉出售。19世紀的工業革命帶來了交通和通訊的進步,進一步促進了跨境貿易。

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化進程停滯不前,各國紛紛轉向貿易保護主義,在戰後加強對本國產業的保護,並開始徵收進口稅。這一趨勢持續到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美國在重振國際貿易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發展,公共政策變革和通信技術創新被認爲是兩大主要驅動因素。

全球化進程中的關鍵一步是1993年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NAFTA的諸多影響之一是促使美國汽車製造商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墨西哥,以節省勞動力成本。NAFTA於2020年被《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取代。

過去20年裏,世界各國政府通過財政政策和貿易協定整合了自由市場經濟體系。大多數貿易協定的核心是取消或降低關稅。

經濟體系的這種演變促進了許多國家的工業化和金融機遇。各國政府現在致力於消除貿易壁壘,促進國際貿易。

全球化的利弊

優點

全球化的支持者認爲,全球化能夠讓發展中國家通過增加製造業、實現多元化、擴大經濟規模和提高生活水平,趕上工業化國家。

企業外包爲發展中國家帶來就業機會和技術,從而促進其經濟增長。貿易倡議通過消除供給側和貿易相關限制,促進跨境貿易。

全球化也促進了國際範圍內的社會正義,倡導者表示,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人權問題受到關注,而這些問題原本可能會被大規模忽視。

缺點

全球化的一個顯著結果是,一個國家的經濟衰退會通過其貿易伙伴引發連鎖反應。例如,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葡萄牙、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造成了嚴重衝擊。這些國家都是歐盟成員國,歐盟不得不出手救助這些負債累累的國家,這些國家後來被稱爲“歐豬五國”(PIIGS)

全球化的反對者認爲,全球化導致財富和權力集中在少數企業精英手中,這些精英可以吞併全球各地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

全球化在美國已成爲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許多產業都轉移到了海外。它被認爲是導致中產階級經濟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球化有利有弊,但也加劇了同質化。星巴克、耐克和蓋璞在許多國家的商業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美國龐大的體量和影響力使得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一種單向流動。

全球化的利弊

優點

  • 更大的商品和服務市場

  • 更低的消費價格

  • 外包既有利於國內企業,也有利於外國勞動力。

  • 生活水平提高

缺點

  • 財富集中在較富裕的國家

  • 一些較貧窮的國家可能會被落下。

  • 較貧窮的國家可能遭受剝削,其勞動力、物質資源和智力資源都會被掠奪。

  • 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消費產品可能會趨於同質化。

什麼是全球化?它爲什麼如此重要?

本質上,全球化是指世界日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如今,由於航空旅行、集裝箱海運、國際貿易協定和法律條約以及互聯網等因素,各國之間的聯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在商業領域,全球化與外包、自由貿易和國際供應鏈等趨勢密切相關。全球化之所以重要,是因爲它擴大了全球市場規模,並使更多種類的商品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生產和銷售。

全球化之所以重要,還在於它是影響現代世界的最強大力量之一,以至於如果不瞭解全球化,就很難理解這個世界。例如,世界上許多規模最大、最成功的公司實際上都是真正的跨國組織,它們的辦事處和供應鏈遍佈全球。如果沒有全球化促成的複雜貿易路線網絡、國際法律協議和電信基礎設施,這些公司根本無法存在。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例如持續不斷的中美貿易衝突,也與全球化直接相關。

全球化是好是壞?

這要視情況而定。全球化的支持者會指出,過去幾十年間,世界各地的貧困人口顯著減少,許多經濟學家認爲這部分歸功於各國間貿易和投資的增長。同樣,他們也會認爲,全球化使得手機、飛機和信息技術等產品和服務得以在全球範圍內更廣泛地傳播。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批評者則會指出,全球化對某些國家的產業產生了負面影響,這些產業可能面臨來自國際企業的日益激烈的競爭。此外,經濟發展、工業化和國際旅行也可能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全球化如何影響社會?

全球化對世界各地的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導致大量人口從農村向工業區或城市遷移,進而推動了城市和貿易中心的快速發展。雖然這總體上提高了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但也帶來了城市化帶來的諸多問題,包括犯罪、家庭暴力、無家可歸和貧困。隨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日益普及且價格低廉,民族認同、文化和消費模式的概念也在發生變化。全球資本主義的競爭也可能導致個人主義傾向的增強,這與某些更注重集體主義的社會的文化取向相悖。

全球化的例子有哪些?

全球化的一個簡單例子是:一輛美國製造的汽車,其零部件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斯里蘭卡和南非。然後,這輛汽車出口到歐洲,賣給一位車主,這位車主會用從沙特阿拉伯提煉的汽油給汽車加滿油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如何衡量整個股票市場

有多種市場指數可作爲市場活動的統計指標。許多投資者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IJA) 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視爲整個股市的基準或代表。不利的一面是,這些指數分別僅由 30 只和 100 只股票組成。概要許多投資者將主要指數,例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DJIA) 或納斯達克 100 指數,視爲廣泛的市場指數。

需求方經濟學定義、政策示例

什麼是需求方經濟學?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認爲,驅動經濟活動和短期波動的首要因素是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該理論有時被稱爲需求方經濟學。這種觀點與古典經濟理論或供給方經濟學不一致,後者指出商品或服務的生產或供給對於經濟增長至關重要。要點需求方經濟學是指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驅動經濟活動的理論。需求方經濟學的一個核心特徵是總需求。

經濟增長的最佳衡量標準是什麼?

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使用多種方法來跟蹤經濟增長。最廣爲人知且經常追蹤的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經濟學家強調了 GDP 計算的侷限性和偏差。美國勞工統計局(BLS) 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等組織也保留相對生產率指標來衡量經濟潛力。

簡單隨機樣本:優點和缺點

統計學是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它通過研究較小的事件或對象來幫助我們瞭解大型數據集。簡而言之,您可以通過檢查較小的樣本來推斷大量人口。統計分析通常用於識別許多不同領域的趨勢,包括商業和金融。個人可以利用統計研究的結果對他們的資金、業務和投資做出更好的決策。研究人員通常從一個簡單的隨機樣本開始。

您需要了解的有關就業報告的內容

勞工統計局 (BLS)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東部時間上午 8:30 發佈就業情況摘要,也稱爲就業或工作報告。該報告基於家庭當前人口調查和僱主當前就業統計調查。它估計了經濟中的就業人數和失業人數,以及他們上個月的工作小時數,以及無數相關數據。該數據令人廣泛期待。

英國脫歐:贏家和輸家

英國於2020年1月31日正式脫離歐盟。 2016年6月的公投標誌着雙方47年關係的終結。但在截止日期之前,還有許多細節需要理清。2020年12月24日,當雙方宣佈達成貿易協議時,官員、商界領袖和普通民衆都鬆了一口氣。這意味着他們避免了最糟糕的結果:無協議脫歐,即英國在沒有達成貿易協議的情況下離開歐盟。

相關詞條

保羅·克魯格曼是誰?

保羅·克魯格曼是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學者、作家和媒體專欄作家,以其在國際貿易理論和經濟地理學方面的研究而聞名。

羅伯特·C·默頓是誰?

羅伯特·C·默頓是一位美國經濟學家,199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默頓與費舍爾·布萊克和邁倫·斯科爾斯共同開發了一種確定期權價值的方法,稱爲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默頓還根據威廉·夏普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開發了跨期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CAPM 是一種根據風險水平計算預期投資收益的方法。

絲綢之路:定義、歷史和現狀

什麼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貿易路線,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十四世紀,從亞洲延伸至地中海,穿越中國、印度、波斯、阿拉伯、希臘和意大利。由於這一時期發生了大量的絲綢貿易,它被稱爲絲綢之路。這種珍貴的面料起源於中國,中國最初壟斷了絲綢生產,直到其創造的祕密傳播開來。

經濟租金

什麼是經濟租金?經濟租金是超過經濟或社會需要的金額。例如,當努力獲得被認爲是獨家的商品或服務的買方在聽到賣方認爲可接受的價格之前提出要約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因此,市場不完善導致經濟租金上升;如果市場是完美的,它就不會存在,因爲競爭壓力會壓低價格。概要經濟租金是超過經濟或社會需要的金額。

工業革命定義

什麼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是 18 世紀末至 19 世紀初工業化和創新的重大時期。工業革命始於英國,並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美國工業革命通常被稱爲第二次工業革命,始於 1820 年至 1870 年之間。這一時期經歷了農業和紡織製造業的機械化以及包括蒸汽船和鐵路在內的權力革命,影響了社會、文化和經濟狀況。

英國脫歐

脫歐15年後對英國的年度影響(與留在歐盟的區別)歐洲經濟區談判達成雙邊協議世貿組織GDP 水平 – 中心-3.8% -6.2% -7.5%國內生產總值水平-3.4% 至 -4.3% -4.6% 至 -7.8% -5.4% 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