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評估區塊鏈上的代幣化ETF

  |  

近日,據彭博社報道,貝萊德正在研究將部分與實物資產掛鉤的ETF進行區塊鏈代幣化。此舉一旦得到證實,將加速結算,增加流動性,並推動傳統金融走向持續運營。這一來自匿名人士的消息稱,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這家管理着超過10萬億美元資產管理規模(數據更新至2025年)的資產巨頭正在着眼於新的數字前沿。在此背景下,關注點仍集中在運營影響和可能的落地時間表上,這些仍需內部評估。貝萊德已就此進行了試點,並計劃於2024年推出代幣化基金BUIDL。

根據市場分析師截至2025年9月收集的數據,機構對代幣化解決方案的興趣較2021-2023年期間顯著增長。接受行業觀察員調查的託管人和管理者報告稱,技術集成階段通常需要對清算、KYC/AML和報告進行聯合測試,驗證時間通常超過12個月。

發生了什麼

據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報道,總部位於紐約的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 )正在考慮在區塊鏈上發行代幣化ETF ,重點關注複製股票和其他傳統金融資產的基金。該文章由奧爾加·卡里夫(Olga Kharif)撰寫,於近期發表。該公司尚未就此發表官方評論,表明其仍持謹慎態度。值得注意的是,該主題對其戰略並不陌生:2024年,貝萊德與Securitize合作在公共網絡上推出了代幣化基金BUIDL ,這在數字資產領域開創了重要先例。事實上,所獲得的經驗爲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和程序基礎。

爲什麼它很重要

  • 更快的結算:代幣和智能合約可以減少對賬步驟;美國市場自2024年5月起從T+2過渡到T+1 ,縮短了結算時間,並使結算效率成爲運營商的運營重點。在此背景下,縮短結算週期成爲鏈上解決方案的推動因素。
  • 更高的流動性:股票分割和全天候交易模式可以減少與交易時間相關的摩擦,並降低交易成本。不過,實際深度將取決於運營商的採用。
  • 鏈上透明度:分佈式賬本的使用可以實時驗證發行、轉移和所有權,從而增強投資者信任。然而,實施過程中必須保護隱私並進行管控。
  • 運營效率:由智能合約管理的後臺和對賬流程的自動化,可以對成本運營風險產生積極影響。事實上,更少的摩擦通常會帶來更精簡的流程鏈。

代幣化ETF如何運作

在擬議的模型中,基金經理託管基礎資產,同時發行代表基金份額的代幣。智能合約負責規範發行、轉移、任何限制以及合規功能(KYC/AML),分佈式賬本則確保操作的可追溯性。在此背景下,鏈上和鏈下世界的轉換將成爲日常運營的關鍵一步。

  • 數字表示:每個代幣相當於基金份額,提供直接的數字表示。與資產淨值保持一致將一如既往地成爲核心。
  • 託管:資產仍委託給受監管的託管機構,而代幣則通過機構錢包進行管理。資源和控制權的分離原則保持不變。
  • 網絡:選擇公有區塊鏈還是許可網絡取決於安全需求和適用法規。需要注意的是,與現有系統的接口至關重要。
  • 准入:將設立受監管的申購和贖回入口和出口,整合所需的合規環節。這將促進投資者與基礎設施之間的有序流動。

簡化方案:實物資產託管→代幣發行→鏈上交易→自動報告和對賬。

需要解開的監管難題

監管框架仍然是關鍵要素。在美國,代幣化ETF必須遵守適用於金融工具的規則,並需滿足與託管鏈上轉移相關的額外要求。在歐洲, DLT試點制度正在爲基於DLT的市場基礎設施試驗鋪平道路,而MiCA並未全面涵蓋傳統金融工具( ESMA )。即便如此,審批時間和技術標準仍然至關重要。

  • 投資者保護和信息披露透明度要求。
  • 反洗錢和遵守國際制裁。
  • 所用智能合約責任和彈性。
  • 分類賬和清算基礎設施之間的互操作性對於與傳統市場的無縫集成至關重要。

市場數據和背景

  • 潛在規模:行業估計,到2030年,代幣化資產的價值可能達到數萬億美元,正如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和其他業內人士在報告中所強調的那樣。事實上,預測表明,數字資產市場規模巨大。
  • 過渡到 T+1 :美國市場已於 2024 年 5 月開始正式採用T+1結算;這一變化減少了風險敞口時間,並影響了鏈上解決方案集成的抵押要求和運營需求。
  • 業績記錄:2024年推出的代幣化基金BUIDL ,表明機構投資者已在數字資產領域開啓了實驗性發展。然而,可擴展性仍需進一步探索;2024年至2025年期間的許多試點項目表明技術取得了進步,但初始流動性有限。

對市場的實際影響

  • 機構投資者:得益於更快的結算時間,他們將受益於更優化的資金管理以及更靈活的抵押品管理。在此背景下,運營靈活性成爲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 做市商:增強資產淨值 (NAV) 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套利算法,可以提升訂單簿的深度。然而,其效率將取決於鏈上數據流的質量。
  • 託管人和管理人:預計對數字基礎設施的需求將不斷增長,包括鏈上控制系統和更高的運營可審計性。這涉及程序調整和彈性測試。
  • 合規性:監管機構將需要先進的監控工具和智能合約中的集成控制機制,以確保遵守不斷變化的法規。事實上,合規性仍然是智能合約應用的一大支柱。

可能的時間表(場景)

  • 試點階段(未來6-12個月):甄選高流量基金,並針對合格投資者進行初步應用。目標是在受控環境中測試基本功能。
  • 擴展(未來 12-24 個月):逐步集成到公共或許可網絡,並擴展用例。在此階段,運營商的反饋將至關重要。
  • 整合(24個月):開發與經紀商、清算銀行和託管銀行的互操作性,需經監管機構確認。全面實施需要技術和程序上的協調。

簡要了解

  • 該消息根據彭博社匿名消息來源報道,涉及與實物資產掛鉤的代幣化 ETF 的探索以及受監管框架強烈影響的決策。
  • 重點是與有形資產掛鉤的 ETF,具有更快結算、更高流動性鏈上透明度等潛在優勢。
  • 一個相關的先例是 2024 年推出的代幣化基金BUIDL

結論

貝萊德對代幣化 ETF 的評估表明,市場基礎設施正加速向更高效的方向發展,並在流動性透明度運營成本方面帶來潛在優勢。

當然,大規模採用將取決於監管框架的清晰度和確認性,以及技術解決方案的成熟度:傳統金融與分佈式技術的融合正在進行中,但全面整合需要時間和實際用例的具體成果。即便如此,初步實驗所概述的路徑仍可爲後續步驟提供參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灰度:狗狗幣 ETF 會登陸華爾街嗎?

Grayscale 計劃推出華爾街歷史上首隻狗狗幣 ETF 。此舉或將深刻改變狗狗幣與傳統金融世界的關係,讓這個幾乎以玩笑之名誕生的著名加密貨幣更貼近數百萬機構和散戶投資者。此舉或將標誌着數字資產 ETF 新時代的開啓。

Solana ICO“Snorter Token”有望成爲 2025 年最佳新加密貨幣投資

Snorter Token 迅速成爲今年最受關注的 Solana ICO 之一,早期支持者稱其爲 2025 年最佳加密貨幣機會。該項目將 meme 幣的吸引力與真實的鏈上實用性相結合,以基於 Solana 的強大交易機器人爲中心,旨在實現速度、自動化和易用性。

Bonk 價格預測——1 萬億代幣銷燬會將其推向新高嗎?

Bonk 是 Solana 網絡上表現最佳的 meme 幣種,在其核心團隊取得一系列積極進展後,正在重新獲得市場關注。過去一週,Bonk 的表現顯著優於整體加密貨幣市場,上漲超過 13%,市值也上升了數個排名。

Ripple-SEC消息:法官撤銷協議,將罰款減至5000萬美元

Ripple 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訴訟案出現新轉折,聯邦法官 Analisa Torres 阻止了新協議的達成。將 Ripple 的民事罰款降至 5000 萬美元的請求已被撤銷,因爲擬議的協議不符合修改最終判決的法律標準。

谷歌:零知識證明技術登陸錢包

谷歌宣佈對其Google Wallet服務進行重大更新,引入一種名爲零知識證明(ZKP)的先進加密技術。該系統允許用戶驗證其年齡以訪問受限服務,而無需分享出生日期或身份證件等個人信息。在數據保護日益重要的時代,這是網絡隱私保護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全球 Web3 利益相關者將在 2024 年印度區塊鏈週上探索與印度科技生態系統的合作

班加羅爾,2024 年 10 月 15 日: 2024 年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8 日,頂級國際 Web3 參與者將前往班加羅爾參加印度區塊鏈周 (IBW),以促進與印度創新生態系統的有目的的合作。今年,IBW 將舉辦 100 多場精彩活動,是印度首個多鏈平臺,旨在促進各行各業大規模採用區塊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