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爆倉的高徳黃金一樣,很多已經爆倉的交易員其實本不該爆倉的。如果倉位很輕,不應該爆倉,爆倉只能說明倉位太重。這個問題我們一直在反覆強調,在我們確認趨勢如我們所判斷的那樣發展之前,我們還是應該保持輕倉,就是先去槓桿。即使我確認我自己的判斷200%是對的,但是入場的時候也要遵守嚴格的紀律,先去槓桿,先把這個交易當成實物貿易來做。不用槓桿就是不要借錢,先點貨看一看,如果能賺錢那麼再用槓桿,可以借錢買更多的頭寸。如果第一筆就虧了,那就算了,要麼先止損平倉出來,要麼再看一看,是不是方向是對的而虧損只是暫時浮虧而已?
所以本書一開始,我們就—直建議保證金的賬戶要輕倉入場,這個輕倉的標準是無論價格怎麼跌,都很難把賬戶打爆,也就是說我們給市場留了一個很大的波動區間。而如果一旦爆倉,那麼被市場消滅的錢則需要交易員從外面其他地方去掙了。如果經常爆倉,很有可能這個交易的信心會受到打擊,爆倉並不那麼可怕,可怕的是成爲常態而且讓交易員覺得交易這個東西太難、風險太大、太兇險,最終不做不玩了,帶着哀怨離開了這個市場,那就更得不償失了。還有一種更讓交易員鬱悶的是,等你爆倉以後,行情轉向並繼續沿着以前你所判斷的方向大磨步前進,一如2009年的黃金市場之於張衛星,那你不是更怨了嗎?明明方向對了,只不過就是因爲倉位重了一點點,彈性太小,盤面一個稍大的回撤,你就變成了先烈。所以關於這一點我們一直在強調倉位控制和資金把握遠遠重於方向的判斷。
另外很多人說黃金是不是已從牛市轉爲熊市?對這個說法我依然保持懷疑態度,並不是死看多,而是我認爲沒有理由去看空黃金。深陷債務危機的希臘央行沒有黃金,塞浦路斯沒有黃金,意大利也不會賣,如果它賣了那2000噸黃金儲備換來的現金對於它的債務而言是杯水車薪,而且賣了黃金以後的日子怎麼辦?中國的中投公司已經明確表示,手上擁有黃金頭寸,但是不會放,長期依然看好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