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與數學的關係,遠遠超過其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關係。每當不思索股票市場的問題時,年輕的已菲特喜歡沉浸於一些數學難題中。他曾經思索聖歌作曲者的壽命是否會比其他人長,進而領悟到長壽的概率與音樂天賦,無關。如今圍繞在巴菲特腦海中的數字,不僅是股票價格和指數,還包括伯克希爾公司投資的保險生意,這也是最大的數學挑戰,因爲這些生意都與概率和,統計息息相關。當巴菲特不思考這一切問題時,就常常沉迷於他最喜愛的娛樂之中,那就是橋牌。
自從大學起巴菲特就迷上了橋牌這項運動,每星期都要花幾個小時打橋牌。後來,他因爲沒有時間親自打牌,也會抽出時間來在網上虛擬世界與全球各地熱愛橋牌的網友們在線開打。“ 橋牌比雞尾酒會更有趣。”他常常這樣說。
巴菲特開玩笑說,有一次他問他的一位牌友, 怎樣才能做到在打橋牌時搗鬼,那人告訴他說:“用一個假名。”“ 我經常說,如果一個 監獄的獄舍裏有3個會打橋牌的人,我不介意去坐牢。”巴菲特說。他的牌友很多,從彼得.林.奇到喬治.伯恩斯,都是他的鐵桿牌友。
在1993-1995年間,以巴菲特爲隊長的公司橋牌隊,連續3年打敗了美國國會的橋牌代表隊。
巴菲特喜歡和舊金山的莎倫.奧斯伯格打橋牌。她曾是兩次人圍世界女子橋牌冠軍隊的隊員,是1996年在希臘舉行的橋牌比賽中,世界混合隊的銀質獎章獲得者。奧斯伯格女土在2000年早期辭職前,曾擔任在線金融服務富國銀行的行政副總裁。她說:“大約3年前,我在名人橋牌錦標賽上,通過卡羅爾.盧米絲認識巴菲特。”後來奧斯伯格女t:溫和、耐心地勸說巴菲特上互聯網,在電腦上打橋牌。最後,巴菲特同意了。
“我們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傢俱城裏買了一臺電腦,並安裝在他的房間內。我們一週之內要玩幾個晚上,他確實喜歡打橋牌。”奧斯伯格女士說。"T型骨頭”是巴菲特在電腦上打橋牌時的名字,比爾.蓋茨的網名是“蔡倫格爾”,而奧斯伯格女士的網名是“利薩奧”,他們通常在oK橋牌網站上一起打橋牌。
奧斯伯格女士說,從那以後,巴菲特對電腦非常喜歡,甚至到了着迷的地步。他現在經常到互聯網上去衝浪。此外,他還通過電腦發送、接收電子郵件,查看公司報表等。他現在的電腦水平很高,並從亞馬遜書店購買了很多有關電腦方面的書。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巴菲特打電話給奧斯伯格女士,邀請她一起打橋牌。“T型骨頭”,“利薩奧”在電腦上尋找夥伴時,遇到了幾位來自以色列聲稱認識“利薩奧”的人。他們解釋說,他們是以色列國家橋牌隊的隊員,爲參加世界錦標賽在網上練習。“T型骨頭” 和“利薩奧”和他們一起玩了起來。“我們輸了,但是,我們堅持了下來。”奧斯伯格女t說。她和巴菲特還結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衆多牌友。
奧斯伯格女士是巴菲特的橋牌老師,她說巴菲特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級選手的水平。“最近, 我們報名參加世界橋牌冠軍賽。但是,比賽的最後關頭,我們不得不放棄,因爲巴菲特有緊急的商務需要處理,可我們還是成功地闖進了決賽。他正朝着世界級的水平發展,並會保持在這一水平上。他能和任何一個人打橋牌,因爲他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做到全身心地投人。”奧斯伯格女土通過她和巴菲特的友誼,還和比爾蓋茨、凱瑟琳,格雷厄姆、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桑德拉.奧卡納爾一起打過橋牌。
“我玩過的最激烈的遊戲,是和比爾.蓋茨合作,長達6個小時的比賽。我們的對手是巴菲特和芒格,我們輸了28美元。”奧斯伯格女士補充說。那場在蓋茨家舉行的比賽,大約是在中午開始的,一直打到晚上。巴菲特曾提醒說,參加晚宴的客人就要來敲門了,但是,蓋茨還想繼續玩下去。
巴菲特談到橋牌時說: " 這是鍛鍊大腦的最好方式。因爲每隔10分鐘,你就要重新審視一下局勢....在股票市場上的決策不是基於市場上的形勢,而是基於你認爲合理的事情....橋牌就好像是在權衡贏利或損失的比率。你每時每刻都在做着這種計算......
可能在偉大的橋牌運動員和偉大的證券分析師身上都存在着敏銳的判斷能力,因爲他們都是在計算着勝算的概率,他們信任自己基於一些無形的、難以捉摸的因素所作出的決定。
巴菲特發現打橋牌與投資股票市場有許多類似的地方,因爲兩者都是“有各種不同推論的遊戲”。他解釋道:“從決定要繼續跟的牌和決定不再跟下去的牌中,我們通常可以產生許多對結果的推論,從推論中估算各種結果的發生概率,所以這是最好的智慧聯繫。每隔十分鐘就有一個新局面發生,橋牌的確是一種衡量輸贏慨率的遊戲。你必須隨時計算各種可能性的出現。”
任何一個與巴菲特往來過的人都會異口同聲地告訴你,他有速算天分。伯克希爾公司的長期股東,同時也是來自紐約的基金經理人克里斯.斯塔夫諾(Chris Stavrou)回憶起他第一次與巴菲特見面時的情形時說:“ 我問他是否曾使用過電子計算機。”
巴菲特回答道:“我從來沒有擁有過一臺電子計算機,就算有,我可能也不知如何使用。”
“可是你又是如河處理較爲複雜的計算問題呢?”斯塔夫諾緊追着又問:“速算是你的天生本能嗎?"
巴菲特說:“不,我不是什麼速算奇才,我只是因爲長期從事與數字有關的工作,才培養出了對數學的特殊感覺。”
“可以試試你的速算能力嗎?比如99乘99是多少?”巴菲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9801 。”
就這麼幹脆!斯塔大諾問巴菲特是如何算出答案來的,巴菲特說這一切都是靠讀費曼自傳的結果。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理查德.費曼( Richard Feynmnan) 曾經是美國原子彈計劃小組的成員。
在他的自傳《別鬧了!費曼先生》( Surely you 're Joking, Mr. Faynman)一書中,他詳盡描述瞭如何在腦中做複雜數學計算的技巧。對於巴菲特的速算能力,我們大概可以有以下兩種推論,一是巴菲特可能對他所讀過的東西能夠過目不忘,二是他的心算速度真的很快。斯塔大諾接着又同了另- 個問題來考巴菲特:“如果一幅畫的價格在一百年內從250美元買人,漲到5000萬美元,則它的年報酬率是多少?”
巴菲特幾乎沒有等題目說完就脫口而出答案:“13%。”斯塔夫諾非常驚訝地問:“你是怎麼做到的?”
“倍數相乘幾次就可以算出結果來(250 美元大約乘上17.6 次就可以得到5000萬美元,一年的報酬率大約爲13%)。”他自如的神態也似乎在說:“這個題目太簡單了。”
儘管巴菲特謙稱自己並非數學奇才,但是毋庸置疑,他在數學方面確實有過人的天賦。許多對他的成功心存懷疑的人認爲巴菲特的投資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都是靠着他那過人的計算能力,如果沒有這種能力,是不可能單純靠他的投資策略而獲得成功的。
但巴菲特和蒙哥都認爲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爲運用巴菲特的投資策略根本不需要使用什麼高深的數學知識。蒙哥曾在南加H大學的演講中解釋道:“基本的代數運算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把它變成每天的生活習慣。費曼和帕斯卡爾所發明的運算系統其實和宇宙的運行緊密契合,在數理上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所以每位投資人必須具備數學的基本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