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五大資產泡沫

  |  

當金融資產或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至遠高於歷史正常水平、資產內在價值,或兩者兼而有之時,就會出現資產泡沫。問題在於,由於資產的內在價值波動範圍可能非常廣,泡沫往往被錯誤地假設爲資產的內在價值已暴漲,這意味着資產的價值遠高於其基本面。

有些泡沫比其他泡沫更容易預測。在股市中,傳統的估值指標可以用來識別極端估值過高的情況。例如,如果一個股票指數的市盈率是歷史平均水平的兩倍,那麼它很可能處於泡沫區域,儘管可能需要進行更多分析才能得出結論。其他泡沫則更難察覺,可能只能事後才能發現。

概要

  • 當金融資產或商品的價格上漲至遠高於歷史正常水平、高於其實際價值或兩者兼而有之時,就會出現泡沫。
  • 從規模和範圍來看,很少有泡沫能與 20 世紀 90 年代的互聯網泡沫相媲美。
  • 2009年房地產泡沫破裂,美國房屋平均價值縮水三分之一,導致全球出現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萎縮,引發了所謂的“大衰退”。

以下是歷史上最大的五次資產泡沫,其中三次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末。

1. 荷蘭鬱金香泡沫

17世紀30年代席捲荷蘭的鬱金香狂熱,是最早有記錄的非理性資產泡沫之一。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前經濟學教授厄爾·A·湯普森(Earl A. Thompson)稱,在荷蘭鬱金香泡沫期間,鬱金香價格在1636年11月至1637年2月期間飆升了20倍,但到1637年5月卻暴跌了99%。

正如泡沫通常表現的那樣,鬱金香狂熱席捲了荷蘭的廣大民衆,在巔峯時期,一些鬱金香球莖的價格甚至高於一些房屋的價格。

2.南海泡沫

1720年的南海泡沫是由一系列比鬱金香狂熱更爲複雜的因素造成的。南海公司成立於1711年,英國政府承諾將壟斷英國與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所有殖民地的貿易。投資者期待着南海公司能複製東印度公司爲英國與印度帶來繁榮貿易的成功,紛紛搶購南海公司的股票。

由於公司董事們大肆宣揚南海(今南美洲)擁有難以想象的財富,公司股價在 1720 年飆升了八倍多,從 1 月份的 125 英鎊飆升至 7 月份的 950 英鎊,但在隨後的幾個月裏暴跌並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3. 日本房地產和股市泡沫

如今,資產泡沫有時是由過度刺激的貨幣政策所引發的。日本20世紀80年代的經濟泡沫就是一個典型例子。20世紀80年代初,日元飆升50%,引發了1986年日本經濟衰退。爲了應對經濟衰退,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貨幣和財政刺激計劃。

這些措施效果顯著,助長了無節制的投機行爲,導致日本股市和城市土地價格在1985年至1989年間上漲了兩倍。在1989年房地產泡沫的頂峯時期,東京皇宮的土地價值甚至超過了整個加州的房地產價值。泡沫於1991年破裂,爲日本隨後幾年的價格通縮和經濟停滯(即所謂的“失去的十年”)埋下了伏筆。

4. 互聯網泡沫

就規模和規模而言,很少有泡沫能與20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相提並論。當時,互聯網的日益普及引發了對“新經濟”企業的大規模投機浪潮。結果,數百家互聯網公司一上市就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的估值。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涵蓋了大多數科技/網絡公司股票,該指數從1990年初的約750點飆升至2000年3月的5000多點的峯值。此後不久,該指數崩盤,到2002年10月暴跌78%,引發了美國經濟衰退。該指數下次創下新高是在2015年,距離上次峯值已過去15年多。

5.美國房地產泡沫

一些專家認爲,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破裂導致美國投資者湧入房地產市場,因爲他們錯誤地認爲房地產是一種更安全的資產類別。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報告,儘管美國房價在1996年至2006年間幾乎翻了一番,但其中三分之二的漲幅發生在2002年至2006年。即使在房價以創紀錄的速度上漲的同時,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不可持續的狂熱跡象——猖獗的抵押貸款欺詐、公寓“炒賣”、次級抵押貸款借款人購買房屋等等。

美國房價在2006年達到頂峯,隨後開始下滑,到2009年,美國房屋平均價值縮水三分之一。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與蕭條,及其對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連鎖反應,導致了自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萎縮。21世紀初的這段時期被稱爲“大衰退”

結論

儘管每個泡沫都各不相同,但大多數泡沫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參與者願意暫時擱置懷疑,並堅決忽視越來越多的警示信號。另一個共同點是,泡沫越大,破裂時造成的損害就越大。或許最重要的是,歷史上最大的五次泡沫以及歷史上其他泡沫都蘊含着寶貴的教訓,所有投資者都應該汲取教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細價股和小型股有什麼區別?

便士股票和小盤股都可能代表低市值公司的股票。也就是估值相對較小的公司。然而,這兩個類別之間有一個重要區別:低價股既以低價交易,也以低市值交易,並且通常在場外交易 (OTC) 交易,而不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同時,小盤股僅基於公司的市值,而不是其股價或上市地點。事實上,許多小盤股確實在證券交易所交易,並被納入小盤股指數。

如何投資房地產租賃

考慮購買投資物業?房地產產生了許多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此有很多理由認爲這是一項合理的投資。然而,專家們同意,與任何投資一樣,在投入數十萬美元之前,最好先精通。以下是您在購買第一個出租物業之前應該考慮的因素和挑戰。概要投資出租物業可能是有利可圖的,但也可能帶來許多挑戰。

比較電動汽車

市盈率 (P/E)是最流行和廣泛使用的財務指標之一,但它具有許多固有缺陷,企業價值與 EBITDA (EV/EBITDA) 比率彌補了這些缺陷。瞭解這兩種比率如何運作以及如何評估其結果的投資者在嘗試確定哪些股票提供最佳的財富積累機會時會給自己帶來優勢。

泡沫的 5 個階段

什麼是泡沫?金融泡沫的一個基本特徵是,當投機性價格飆升發生時,大多數參與者都不再懷疑:只有在泡沫破滅後回想起來,他們才被認識到(令許多投資者懊惱的是)。儘管如此,一些經濟學家已經確定了泡沫的五個階段——泡沫上升和下降的模式——可以防止粗心的人陷入其欺騙性的魔爪。

美國股市崩盤時間表

股市崩盤通常是一系列經濟事件導致投資者因恐懼而反應過度的結果。由於適當的環境和任何有關經濟的壞消息都有可能引發導致崩盤的連鎖反應,因此這類金融危機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在美國,股市崩盤可以追溯到 18 世紀。儘管由於對什麼是“崩盤”存在不同看法,美國股市崩盤沒有官方時間表,但以下是我們認爲符合條件的金融危機的相關信息。

2007-2008 年金融危機回顧

2007-2008 年的金融危機醞釀已久。到 2007 年夏天,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場都顯示出跡象,表明對長達數年的廉價信貸狂歡的清算已經遲到了。貝爾斯登的兩隻對沖基金已經倒閉,法國巴黎銀行警告投資者,他們可能無法從其三隻基金中提取資金,英國銀行北巖銀行即將向英格蘭銀行尋求緊急資金。

相關詞條

股息展期計劃定義

什麼是股息展期計劃?股息展期計劃(也稱爲股息獲取策略)是一種投資策略,在該投資策略中,投資者在除息日前不久購買支付股息的股票。然後投資者在支付股息後不久出售股票,希望獲得短期收入流。要點股息展期計劃是一種旨在產生短期收入的投資策略。它涉及在除息日前不久購買支付股息的股票,並在支付股息後迅速出售。

虛擬股東定義和功能

什麼是虛擬股東?虛擬股東是代表個人或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實體,後者是這些股份的真實或真實所有者。因此,虛擬股東在持有這些股份的賬戶中沒有實益權益。有關這些股份的處置或投標的決定也可能由真正的所有者而不是虛擬股東做出。關鍵點虛擬股東代表真實所有者行事。虛擬股東可能出於合法原因而存在,但也可能用於非法或不道德的活動。

共同基金收益率

什麼是共同基金收益率?共同基金收益率衡量共同基金的收入回報。它是通過將年度股息支付除以共同基金股票的價值來計算的。共同基金收益率隨基金的市值和年度股息分配的變化而變化。共同基金收益率通常每天使用基金的資產淨值(NAV) 計算,該值在每天收市後確定。要點共同基金的收益率是指通過基金投資產生的利息和股息返還給投資者的收入。

金融危機

什麼是金融危機?在金融危機中,資產價格急劇下跌,企業和消費者無力償還債務,金融機構出現流動性短缺。金融危機通常與恐慌或銀行擠兌有關,在此期間投資者拋售資產或從儲蓄賬戶中提取資金,因爲他們擔心如果這些資產留在金融機構中,它們的價值會下降。其他可能被稱爲金融危機的情況包括投機性金融泡沫破裂、股市崩盤、主權違約或貨幣危機。

鬱金香狂熱:關於荷蘭鬱金香球莖市場泡沫

荷蘭鬱金香球莖市場泡沫是什麼?荷蘭鬱金香球莖市場泡沫,又稱鬱金香狂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市場泡沫和崩盤之一。它發生在17世紀初至中期的荷蘭,當時投機行爲將鬱金香球莖的價格推向了極端。在市場巔峯時期,最稀有的鬱金香球莖的交易價格高達普通人年薪的六倍。如今,鬱金香狂熱的故事成爲投資中過度貪婪和投機可能導致的陷阱的寓言。

大衰退的定義

什麼是大蕭條?大衰退是 2000 年代後期經濟活動的急劇下降。它被認爲是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大蕭條一詞既適用於美國經濟衰退,正式持續時間爲 2007 年 12 月至 2009 年 6 月,也適用於隨後的 2009 年全球經濟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