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毛加工利潤(GPM)?
毛加工利潤 (GPM) 是指原材料成本與其製成成品後產生的收入之間的差額。毛加工利潤受供求關係影響。原材料價格波動,導致原材料投入和加工產品之間的價差不斷變化。
投資者、交易者和投機者可以根據原材料與其最終產品之間的價差進行期貨交易。例如,交易者可以做多該原材料,同時做空其最終產品。
概要
- 毛加工利潤(GPM)是原材料成本與成品銷售後產生的收入之間的差額。
- GPM 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石油成本與銷售汽油所獲得的收入的比較。
- 交易者使用 GPM 來利用商品原材料和成品之間的價格差異。
- 每種商品都有自己的 GPM 術語;例如裂解價差、壓碎價差和火花價差。
瞭解毛加工利潤(GPM)
加工毛利潤可能會因季節變化、突發天氣事件或大宗商品主要產地區域動盪而從豐厚轉爲微薄。當加工毛利潤的價差擴大,即產出價格超過投入成本時,通常被視爲產能擴張的信號。
加工毛利率通常會因以下兩個原因之一而上升。首先,投入品供過於求,可能是由於生產過剩或純粹運氣不佳,導致價格大幅下跌。其次,加工產品價格因需求增加而上漲。爲了整個價值鏈的健康發展,投資者通常希望看到加工毛利率因後者而上升,因爲這代表着更可持續的行業增長。
毛加工利潤(GPM)和處理器類型
兩家使用同一種原材料的企業,其毛加工利潤率可能會因最終產品組合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從大豆到原油,所有產品都是如此,但就牲畜和肉類而言,這一點最容易理解。兩家豬肉加工企業使用同一種原材料,但如果一家只銷售冷凍整塊豬肉,而另一家銷售包括培根、香腸和醃製裏脊肉在內的一系列增值產品,那麼他們的毛加工利潤率很可能會反映出產品差異。
冷凍批發商的生產成本較低,但採購成本相似。注重增值的加工商在肉類加工上投入了更多成本和時間,但最終的售價應該會更高。
毛加工利潤(GPM)的商品特定名稱
毛加工利潤可能根據其描述的商品而有不同的名稱。例如,石油的毛加工利潤被稱爲裂解價差,指的是將碳氫化合物裂解成石油產品的精煉過程。
簡而言之,裂解價差就是每桶原油與最終成品油之間的價格差。裂解價差是一個行業術語,指的是將原油分解成各種成分的產品,這些產品包括丙烷、取暖燃料、汽油以及火箭燃料和油脂等餾分油。
對於大豆和油菜籽來說,它被稱爲壓榨價差,因爲大豆經過壓榨後會生產出大豆油和豆粕。交易員通常使用這種方法來管理風險,將大豆、豆油和豆粕期貨合併成一個頭寸。裂解價差也使用這種方法將不同的頭寸合併成一個頭寸。
交易毛加工利潤(GPM)
我們以裂解價差爲例來解釋毛利率交易。裂解價差涵蓋了煉油利潤,因此受地緣政治問題的影響很大。如果由於地區不穩定導致石油供應減少,原油價格就會上漲。這將通過縮小价差(或利潤)來影響裂解價差。
交易員會認爲精煉產品(在本例中爲石油)的價格高於原油價格,因此差價被視爲正值。然而,交易員預計一旦該地區局勢恢復穩定,原油價格就會下跌,因此他們會假設原油價格下跌,從而進行交易,價差也會擴大。
毛加工利潤率和毛利率有什麼區別?
毛加工利潤是指原材料價格與其成品售價之間的差額。毛利率是指產品銷售額減去銷售成本(COGS) 後剩餘的金額。COGS 也可稱爲“銷售成本”,涵蓋與產品生產直接相關的所有成本和費用。
毛加工利潤會不會太高?
儘管毛加工利潤率持續波動,但高毛加工利潤率對商品交易商和交易商來說都可能很危險。然而,毛加工利潤率的大幅波動可能有利於戰略佈局,尤其是在對沖長期倉位時。
綜述
毛加工利潤 (GPM) 是指成品售價減去原材料成本後的利潤。由於供求關係帶來的經濟壓力,該利潤率處於不斷波動的狀態。這種價格行爲使得 GPM 對於某些瞭解所交易商品並知道如何從價差中獲利的交易者來說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