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10 月 31 日,代幣化資產市場因一項新的機構預測而備受關注,該預測描繪了快速擴張和監管驅動因素。
分析預測,到2028年,代幣化貨幣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美元,遠高於目前的約350億美元,增幅約爲5600% (據The Block援引渣打銀行數據報道)。該預測將約7500億美元分配給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 7500億美元分配給代幣化上市股票,其餘5000億美元則分配給其他基金、私募股權、大宗商品和房地產。
這些分類意味着市場構成將以高流動性、類現金工具和公開上市資產爲主導,並輔以更快的結算速度和持續的交易窗口。如果這一模式得以實現,其規模將需要擴大託管服務、引入機構級做市商,以及建立清晰的法律框架,以支持代幣化工具的跨境結算。
投資者應將該預測視爲情景分析,而不是確定性預測;技術採用、交易對手風險和監管時機等方面的假設會影響結果。
注:分配詳情和時間安排應與完整報告和原文進行覈實,以瞭解背景和假設。
分析顯示,穩定幣通過提高公衆認知度、流動性和鏈上借貸活動,爲更廣泛的代幣化鋪平了道路。渣打銀行數字資產研究主管傑弗裏·肯德里克表示:“穩定幣爲其他資產類別——從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到代幣化股票——在鏈上擴展奠定了基礎。”
這種動態將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預計規模爲7500 億美元)定位爲短期鏈上融資的潛在支柱,爲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場所的借貸部門和流動性提供商提供支持。
DeFi借貸協議可以擴大信貸渠道,減少中介環節,從而可能縮小借貸利差,使其低於傳統市場。報告指出,借貸和代幣化RWA是DeFi能夠對傳統金融(TradFi)產生重大影響的兩大領域,如果這些資產能夠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這可能會爲顛覆證券交易所提供契機”。
也就是說,DeFi 借貸的制度化需要標準化的託管、保險機制、嚴格的智能合約審計和高效的資本准入流程來管理運營風險、交易對手風險和代碼風險。
平臺集中度對結算的最終性、可組合性和流動性路由至關重要。分析預計以太坊將繼續保持主導地位,理由是其長達十年的正常運行時間和可靠性;報告指出,與其他鏈相比,網絡彈性比競爭對手鍊的相對速度或成本更爲重要。
對以太坊的關注意味着網絡升級、費用動態和二層網絡(Layer 2)的採用將影響代幣化證券的發行成本和二級市場流動性深度。市場參與者應密切關注結算風險、跨鏈橋接以及影響代幣可移植性和託管實踐的互操作性標準。
代幣化資產監管的最新進展和時間安排是什麼?簡而言之:
簡而言之,立法日程顯示出切實進展:《 GENIUS法案》已於2025年7月通過,《數字資產市場透明度法案》預計將於2026年初通過(來源:渣打銀行/The Block)。這些里程碑式的法案旨在明確穩定幣和數字交易場所的法律地位,從而可能加速機構對代幣化工具的採用。
監管政策的清晰度具有時效性。報告強調,如果美國監管政策在2026年中期選舉前未能明朗化,將構成重大風險,這種情況可能會減緩資本流入代幣化市場的速度,並延遲託管機構和資產管理公司的產品發佈。
傑弗裏·肯德里克強調需要明確的框架來支持機構採納,並指出政策確定性是許多大型託管人和養老基金分配者的先決條件。
提示:在投入大量資金之前,請確認每個司法管轄區對代幣化工具的法律解釋和稅務後果。
該預測將代幣化視爲一種結構性機遇,其基礎是貨幣市場基金、上市股票和其他資產類別,但取決於市場基礎設施和監管時間表。對於現有金融機構而言,實現規模化的關鍵在於運營層面:託管、結算、做市和合規等問題必須同步解決。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引人注目的數據——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美元,而目前的基數約爲350億美元——需要仔細審視模型假設和政策風險。平臺選擇、DeFi借貸的普及速度以及美國監管政策的走向,將決定這一預測是僅僅是願景還是切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