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也称就业市场,指的是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其中雇员提供劳动力,雇主提供劳动力。它是任何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密切相关。
要点总结
-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其中雇员提供供给,雇主提供需求。
- 应该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层面来看待劳动力市场,因为这两个层面都能为就业和整体经济提供宝贵的见解。
- 失业率和劳动生产率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 个人工资和工作时长是两个重要的微观经济指标。
- 在美国,劳工统计局编制有关国家和地方劳动力市场的详细报告。
了解劳动力市场
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视角都非常重要且实用。这两种视角都能为政府和企业制定就业展望、政策和行动提供参考。劳动力市场在任何经济体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宏观经济层面,供求关系受国内外市场动态以及移民、人口年龄和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相关指标包括失业率、生产率、劳动参与率、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微观经济层面,各个企业与员工进行互动,包括招聘、解雇员工以及调整工资和工时。供求关系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时长以及他们获得的工资、薪金和福利等报酬。
美国劳动力市场
宏观经济层面的劳动力市场状况难以把握,但一些关键数据点可以帮助投资者、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了解其健康状况。首先是失业率。在经济压力时期,劳动力需求滞后于供给,导致失业率上升。高失业率会加剧经济停滞,引发社会动荡,并剥夺大量民众过上充实生活的机会。
在美国,大衰退之前失业率约为 4% 至 5%,当时大量企业倒闭,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以及生产这些商品和服务所需的劳动力急剧下降。
截至2023年4月,美国失业率为4.8%。青年失业率(15-24岁劳动者)为10.2%,是2005年以来的最低值。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和整体经济健康状况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它衡量的是每小时劳动所创造的产出。由于技术进步和其他效率提升措施,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都有所提高。
在美国,每小时产出的增长并未转化为每小时收入的相应增长。换句话说,劳动者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和服务更多了,但他们的报酬却没有相应增加。当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超过工资增长速度时,就会出现所谓的生产率差距。
1979年至2021年间,美国的生产力增长了64.6%,而小时工资仅增长了17.3%,这意味着生产力增长了3.7倍。 不止是报酬。
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
生产率增长超过工资增长,意味着劳动力供给超过了劳动力需求。
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劳动力市场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工资增长滞后于生产率增长表明劳动力供给超过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劳动者竞相争夺稀缺的工作岗位,而雇主则可以自由选择劳动力,工资就会面临下行压力。
反之,如果需求超过供给,工资就会面临上涨压力,因为工人拥有更大的议价能力,更有可能转到更高薪的工作,而雇主则必须争夺稀缺劳动力。

影响供需的因素
一些因素会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例如,移民增加会扩大劳动力供给,并可能导致工资下降,尤其是非技术性工作的工资。人口老龄化则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并可能推高工资。
然而,这些因素并非总是会产生如此直接的后果。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会发现,对许多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下降,而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则会增加。
并非所有失业者都能顺利转行从事医疗保健工作,尤其是一些高技能、专业性强的岗位,例如医生和护士。因此,即使整体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某些特定领域的医疗需求也可能超过供给。
影响供需的因素并非孤立存在。如果没有移民,美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会更高,活力也可能更弱。因此,尽管大量非技术工人的涌入可能会对工资造成下行压力,但它很可能抵消需求下降的影响。
影响当代劳动力市场,尤其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其他因素包括:随着先进技术能够完成更复杂的任务,自动化带来的威胁;随着通信和交通联系的改善,工作可以跨境流动,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教育的价格、质量和可及性;以及一系列政策,包括最低工资。
微观经济理论中的劳动力市场
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是单个企业和工人层面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供给——即员工愿意工作的小时数——最初会随着工资的上涨而增加。没有人会自愿无偿工作(理论上,无薪实习生是为了积累经验、提高自身对其他雇主的吸引力),而且愿意接受每小时20美元工资的人比愿意接受每小时7美元工资的人要多。
供应
随着工资上涨,不加班的机会成本增加,供给增长可能会加速。然而,在某个工资水平下,供给可能会下降:每小时1000美元和1050美元之间的差别微乎其微,高收入者在面临加班或将钱用于休闲活动的选择时,很可能会选择后者。

要求
微观经济层面的需求取决于两个因素: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收益产品。如果雇用一名新员工或让现有员工增加工时的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产品,就会减少利润,理论上企业会拒绝这种选择。反之,如果边际成本低于边际收益产品,增加劳动力投入就具有理性意义。
新古典主义微观经济学关于劳动力供求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受到了批评。其中最具争议的是其理性选择的假设——即在最小化劳动投入的同时最大化货币收益——批评者认为这不仅过于理想化,而且并非总能得到证据的支持。
与经济人不同,智人做出特定选择可能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艺术和非营利部门某些职业的存在削弱了效用最大化的概念。
新古典主义理论的捍卫者反驳说,他们的预测可能对特定个体影响不大,但对大量工人总体而言是有用的。
最低工资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
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古典经济学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最低工资与其他价格管制措施一样,会减少低薪工作岗位的数量。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最低工资可以刺激消费,从而提高整体生产率,最终实现就业净增长。
移民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
由于现代经济规模庞大且结构复杂,移民的影响难以精确衡量。经典经济学模型预测,高移民水平可能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从而造成工资下降。然而,一些研究表明,移民也可能对总需求产生积极影响,这取决于新移民的技能水平。由于新移民同时也是消费者,研究发现,移民既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也可以增加劳动力需求。
政府如何计算失业率?
美国劳工统计局每月发布一份就业报告,该报告基于对美国约6万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的调查。调查数据用于估算全国的就业人数。失业率的计算方法是:未就业但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数占总劳动力的百分比。那些没有工作且不再寻找工作的人不计入失业率。
结论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的是劳动力供应情况和用工成本。它在整体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其他市场一样,劳动力价格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尽管在许多国家,劳动力市场也受到严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