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精髓之價值終將在股價上得到反映

  |  

學術界和研究人員已花了很多年努力,試圖找出什麼樣的基金經理人和什麼樣的投資策略纔是最有可能戰勝大盤的。著名的英國《金融時報》在過去幾年曾刊登了幾篇文章,這些文章根據許多知名大學已經做過的研究,深人探討一個基本的問題,即共同基金的成績是否有規律可循?雖然這些學者和教投針對這個問題已提出了不少想法與分析,但答案-直不那麼令人滿意。

在所有這些研究中,有四篇文章是針對學術性名詞“持續性”所做的探討,也就是說.投資人是可以根據基金經理人最近的成績表現來決定是否可以投資他們所操作的基金。投資人通常都相信基金經理人以往的戒績記錄就是其未來成績的風向標,這使得市場資金都去追逐以往成績表現最好的基金。當這種投資決定是以一年作爲衡量單位,也就是說,當上一年的勝利者很有可能也是下一年的贏家成爲人們的思維定式時,我們就稱這種現象爲“搶手現象”(HotHand)。“槍手現象”真的能幫助我們從短明成績來預到未來哪個基金報酬率會較高嗎?短期的投資業績與未來持續贏利的關聯性如何?

美國南加州大學商學院的馬克.卡哈特( Mark Carhart)和普林斯頓大學的伯頓.馬爾基爾(ButonMalkiel)教授分別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他們發現“短期成績”和“業績的持續性”沒有任何相關性。另有三位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的教投達耶爾,亨德里克斯(Darmyll Hendricks). 傑英杜.帕特(Jayen-du Pata)和理直德.澤克豪澤( Richand Zec khauser)也從過去15年的資料中得出分析結論:今年最搶手的基金經理人,並不必然表現爲來年也是搶手的人選。

組約大學商學院的斯蒂芬.布朗(StephenBrown)和耶魯大學企業管理學院的威廉.戈茨曼( wllam Coetzmann)所做的研究指出,追求基金的“ 持續性業績”是共同的投資策略。換句話說,許多經理人爲了持續成爲搶手的基金經理人而採用相同策略。雖然學術界都努力從不同方向來探討這一問題,但所有的研究都得到類似結論,那就是投資人無法用任何方法預測出未來能夠表現得最好的基金經理人。投資人最後只好在幾隻“搶手基金”之間不停地轉換,試圖找到真正能夠爲他們提升獲利水平的基金。面投資人衡量所謂“搶手基金”的標準,就是短期內股價的上升。但價格波動是否就是衡量的唯-.標準呢?回答是否定的。

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巴菲特會如何看待這些學術研究成果。對他來說,這些學術研究成果所代表的思想很明顯,即我們不能依賴股票價格作爲唯--的衡量標準,更必須拋棄以短線成績作爲投資決策的依據。但是,如果最好的衡量標準不是價格,那又是什麼呢?因爲即使是採用“買進並持有”策略,也並不表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這裏必須找到另一個衡量成績的標準。幸運的是,的確有一個衡量標準,那就是巴菲特用以評判他個人及伯克希爾公司成績的方法。

巴菲特曾說過:“股票市場如果關閉一年或兩年,我不會在意。比如像現在每週六或週日不開市,從來就不曾困擾過我。一個交易紅火的市場不可否認是不錯的,因爲它提供給我們無窮的投資機會。但開盤與否卻非絕對必要的事。”要完全理解這段話的意義,我們必須仔細思考巴菲特接下來說的話,“長時間持有股票不做交易,對我們一點都沒有影響,就像我們不會想要知道伯克希爾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世界書城’(World Book)和* 費奇漢蒙公司’(Fechheimer)每天的股價一樣,因爲不論我們取得全部還是部分投資標的的股權,獲利的關鍵仍取決於標的公司的基本面良好。”

如果你擁有一家公司卻沒有每天的股價來評估它的表現,你又如何知道公司是否天天有進步呢?其實你可以通過分析其盈餘是否增長,營運毛利是否改善,或資本支出是否減少來作出評估。這就是依照公司的基本面質量米確定公司未來價值的辦法。對巴菲特來說,評估一家上市公司成績的方法與評估一家未上市發行股票的公司的方法是完全一樣的。 巴菲特說:“蒙哥和我都認爲應該讓投資標的公司的營運結果來告訴我們投資是否正確,面不是靠我們每天或每年的股票價格,市場或許會暫時忽略其公司經營的成功,但終究會反映它的真實價值。”


但我們能依賴市場反映標的公司的價值嗎?我們又如何能找出標的公司的盈餘表現與其未來股價之間的相關性?巴菲特學派的超級投資人的答案是,如果持股時間夠長,公司價值-定會在股價上得到反映。我們的研究也發現,持股時間越長,其與公司價值發現的關聯度就越高。

當股票持有3年,其相關性區間爲0. 131-0.360 (相關性0.360表示股票價格的變動有36%是受公司盈餘變動的影響)。

當股票持有5年,相關性區間上升至0.574~ 0.599。

當股票持有10年,相關性區間上升至0.593~0.695。

當投資股票達18年之久,其相關性增加至0.688。

這些數字代表了一個相當有意義的正相關關係,其結果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巴菲特學深價值投資的理論,即一家公司的股票價格在持有一段足夠長的時間後,一定會反映公司基本面的狀況。但巴菲特同時指出,一家公司的盈餘表現和股票價格表現的相互影響過程通常不是很均衡的,也無法充分預期。也就是說,雖然盈餘與股票價格在-段時間裏會有較強的相關性,但股票價格反映基本面的時機卻難以精確掌握。巴菲特表示:“就算市場價格在一段時間內能隨時反映企業價值,但有可能在其中的任何一年產生大幅度的變動。”65年前,格雷厄姆也曾教過類似的課程內容,他說:“ 在短時間內市場是一部投票機器,但從長時期看卻是一部累積加權機器。”很明顯,巴菲特並不急於要求市場認同他所相信的真理。他說:“一個公司的成功有沒有被市場快速認同並不重要,只要公司內部價值以令人滿意的速度增長就好。事實上,較晚的認同更有利,因爲它可以給我們充分的機會以較低的價格投資更多更好的標的公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KDJ指標的止損要則

止損要則KDJ指標的止損,關鍵是看指標中KD線的變化情況。如果行情出現買入信號,投資者根據信號的指示買入建倉,但是行情不久就出現了下躍走勢,且躍穿了10MA平均線,那麼通常KDJ指標的K線也會出現下穿50的情況。這個時候,通常預示着行情有可能中途夭折,所以投資者必須警惕危險信號。

漲停開盤後被打開而後再度漲停的案例解析

漲停開盤後被打開而後再度漲停漲停開盤往往意味着投資者對該股票的一致看好,是多頭力量強勢的表現。但盤中有少數獲利投資者選擇賣出,導致漲停被打開,但不影響其他看多投資者的信心。實戰案例宜華健康(000150)——漲停開盤後打開再度漲停如圖2-13所示爲宜華健康2014年12月5日的分時圖。

前高後低的紅柱組閤形態

如圖4-16所示。 圖4-16  金瑞科技走勢圖圖4-16是金瑞科技(600390)的一段走勢圖,圖中有標記的地方是一個前高後低的紅柱組閤形態。前麵我們講瞭太多的綠柱組閤形態。下麵我們看一下前高後低的紅柱形態。從實際應用上來說,它們之間的原理是一樣的,隻是和綠柱的正好相反。紅柱的高柱峰代錶的是股價上漲幅度大。

1分鍾圖均綫止贏法則

均綫係統空頭排列止贏法則技術特徵第一、在1分鍾的分析周期上,股價反彈失敗後,拉齣一根大陰綫,如下圖所示。第二、隨後股價直接擊穿均綫係統所有均綫,均綫係統呈現為空頭排列。第三、此時,1分鍾的中長期的均綫組閤對股價的上行構成瞭反壓,製約著股價上行。

永不套牢之進階停損法操作方法講解

永不套牢之進階停損法進階停損價設法通常一般投資人都有停損概念,只不過有人停損設在7%、10%、15%;也有設在20%之人,10萬元買進一檔股票,跌剩8萬元停損出場?真是不可思議!果真如此,那麼100萬進場,非要跌至剩80萬纔出場嗎?當然不是,以下提供進階停損價設法參考:買賣股票可以不設停利點,但一定要設停損點。

成交量對趨勢反轉的確認

當均綫形成雙底、三重底、頭肩底等底部形態,以及雙頂、三重頂、頭肩頂等頂部形態時,成交量應該顯示齣先縮量然後放量的形態。這樣的形態說明原來推動行情發展的力量減弱,新的力量進入,推動股價反轉。開開實業日K綫如圖4-11所示。

低高低的組閤形態案例分析

如圖所示。 圖4-36 低高低組閤形態該形態是由前低後高的組閤形態演化而來的,是主力在大幅拉升或大幅下跌後並不是直接掉轉船頭,而是在高位或低位再做一次誘多或誘空行情,從而在高峰之後再次形成一個低峰。

KDJ指標4種賣點(圖解)

賣點1:指標線D突破80—突破時賣出圖例1 樂山電力日K線如圖例1所示,2009年11月17日,樂山電力(600644) KDJ指標中的指標線D突破80,進入超買區間。這個形態說明多方力全強盛到極致,有後續力量不足的危險。股價繼續上派的空間已經相對較小。相反,一旦多方力量稍有減弱,股價將受到空方持續打壓而下跌。

分形理論分形維數的分類

分形維數歐氏幾何學有着幾千年的歷史,它研究的是一些規整的圖形,如直線、圓、橢圓、菱形、正方形、立方體、長方體、球體等。這些不同類型的曲線和形狀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歐氏幾何,即它們可以被定義爲代數方程(例如,Ax+By+Cz=D)或微分方程的解集。

股票KDJ指標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項

KDJ指標的使用技巧1.K與D值永遠介於0到100之間。D大於80時,行情呈現超買現象。D小於20時,行情呈現超賣現象。2.上漲趨勢中,K值大於D值,K線向上突破D線時,爲買進信號。下跌趨勢中,K值小於D值,K線向下跌破D線時,爲賣出信號。 3.KD指標不僅能反映出市場的超買超賣程度,還能通過交叉突破發出買賣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