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裏,人們經常談論黃金的代幣化,認爲這是一場能夠將貴金屬帶入數字化未來的革命。然而,那些不熟悉加密貨幣世界的人往往忽略了一個根本的區別:黃金代幣化並不意味着將其真正“上鍊”。
爲此,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在X上對Peter Schiff的項目進行了如下評價:
這是顯而易見的。大多數“加密貨幣圈內人士”都知道這一點,但大多數“非加密貨幣圈內人士”可能還不明白。
— CZ 🔶 BNB (@cz_binance) 2025 年 10 月 23 日
代幣化黃金並不是“鏈上”黃金。
這是一種象徵,表明你相信某個第三方會在以後的某個時候給你黃金,即使在他們的管理層發生變化之後,也許…… https://t.co/KMYfz2dG04
當我們談論代幣化黃金時,我們指的是代表第三方持有的一定數量的實物黃金的數字資產。
實際上,通過購買與黃金掛鉤的代幣,您就接受了這樣的承諾: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您可以贖回您的實物黃金。但這一承諾基於一個關鍵要素:對中介機構的信任。
信任在代幣化解決方案中的作用
與比特幣等資產不同,這些資產完全存在於區塊鏈上並移動,不需要中介機構,而黃金支持的代幣則基於信任體系。
購買這些代幣的人必須相信,發行這些代幣的公司能夠在需要時交付實物黃金,即使是在幾年後,可能是在危機或管理層變動的時候。
CZ在他的帖子中用“相信我兄弟代幣”這一表達總結了這種動態:本質上,這是一種需要盲目信任對方的承諾。
儘管區塊鏈技術能夠確保代幣交易的透明度,但與實物黃金的連接始終由第三方調解。
爲什麼“金幣”從未成功
缺乏真正的去中心化是導致金幣項目在加密世界中無法真正獲得關注的主要原因。
經驗豐富的用戶都深知,與比特幣不同,黃金支持的代幣並不能消除交易對手風險。換句話說,你實際上並不擁有區塊鏈上的黃金,而只是擁有未來收到黃金的承諾。
承諾是可能被違背的,特別是在戰爭、金融危機或持有黃金的公司管理層變動等不可預測的情況下。
這種不確定因素一直阻礙着代幣化黃金解決方案的傳播,使其與真正去中心化的資產相比缺乏吸引力。
加密貨幣世界內部和外部人士的看法
那些每天生活在加密貨幣領域的人通常都知道這些動態。
然而,初次接觸加密貨幣世界的人很容易將黃金的代幣化與將貴金屬實際轉移到區塊鏈上混淆。實際上,兩者的區別很大:比特幣是一種原生數字資產,而代幣化黃金始終與對中介機構的信任息息相關。
這種區別對於理解區塊鏈技術提供的不同解決方案的侷限性和潛力至關重要。只有真正“上鍊”的資產才能保證加密貨幣所特有的完全自主性和安全性。
代幣化黃金的本質
歸根結底,黃金的代幣化並不代表着與比特幣類似的革命。只要需要依賴第三方來贖回實物黃金,就永遠不能真正被視爲“鏈上”黃金。
未來獲得黃金的承諾總是與信任關係息息相關,並伴隨着隨之而來的所有風險。
因此,金幣項目從未成功佔領加密貨幣市場:缺乏去中心化和對中介機構的依賴是難以克服的障礙。
只有意識到這些動態才能幫助投資者區分區塊鏈的真正創新和那些利用該技術但不共享其基本原理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