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股票風險溢價?
股票風險溢價是指投資股票市場獲得的超過無風險利率的超額收益。這種超額收益補償了投資者承擔股票投資相對較高的風險。溢價的數額會有所不同,取決於特定投資組合的風險水平。它也會隨着市場風險的波動而變化。
關鍵點
- 股票風險溢價是投資者在股票市場投資時獲得的超過無風險利率的超額回報。
- 該回報補償了投資者承擔的較高股票投資風險。
- 確定股票風險溢價是理論上的,因爲無法判斷股票或股票市場未來的表現如何。
- 計算股票風險溢價需要使用歷史回報率。
股票風險溢價如何運作
股票通常被認爲是高風險投資。投資股票市場固然存在一定的風險,但也蘊藏着巨大的回報潛力。因此,投資者在股票市場投資通常會獲得更高的溢價。高於無風險投資(例如美國國庫券或債券)的部分收益被稱爲股票風險溢價。
股票風險溢價基於風險回報權衡的理念。它是一個前瞻性的數字,因此溢價是理論上的。但由於沒有人能夠真正預測股票或股市未來的表現,因此無法真正判斷投資者最終能賺多少錢。相反,股票風險溢價是一種回顧性指標的估計值。它觀察股票市場和政府債券在特定時間段內的表現,並利用歷史表現來預測未來的回報潛力。根據時間範圍和計算方法的不同,估計值差異很大。
由於股票風險溢價需要使用歷史回報,所以它們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因此並不完全準確。
要計算股票風險溢價,我們可以從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開始,通常寫爲R a = R f + β a (R m - R f ),其中:
- R a =某項投資或某種股權投資的預期回報率
- Rf = 無風險收益率
- β a = a的beta 值
- Rm =市場預期收益
因此,股票風險溢價公式是對 CAPM 的簡單重新表述,可寫爲:股票風險溢價 = R a - R f = β a (R m - R f )
如果我們僅僅討論股票市場(a = m),那麼 R a = R m 。β 係數衡量的是股票波動性(或風險)相對於市場波動性的比率。市場波動性通常設爲 1,因此如果 a = m,則 β a = β m = 1。R m - R f稱爲市場溢價,R a - R f稱爲風險溢價。如果 a 是股票投資,那麼 R a - R f就是股票風險溢價。如果 a = m,則市場溢價和股票風險溢價相同。
一些經濟學家認爲,儘管某些市場在特定時期可能表現出可觀的股票風險溢價,但這並非一個普遍適用的概念。他們認爲,過於關注具體案例,使得統計特質看起來像是一條經濟規律。多年來,已有多家證券交易所破產,因此,關注歷史上表現優異的美國市場可能會扭曲事實。這種關注被稱爲“倖存者偏差” 。
不過,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爲,股票風險溢價的概念是合理的。從長期來看,市場會爲承擔更大股票投資風險的投資者提供更多的補償。如何準確計算這一溢價存在爭議。一項對學術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一年期平均溢價爲 3% 至 3.5%,30 年期平均溢價爲 5% 至 5.5%。首席財務官(CFO) 估計,溢價比國庫券高 5.6%。20 世紀下半葉的股票風險溢價相對較高,根據一些計算超過 8%,而本世紀上半葉略低於 5%。然而,考慮到本世紀結束於互聯網泡沫的頂峯,這個任意的窗口可能並不理想。
特別注意事項
上述公式總結了股票風險溢價背後的理論,但並未涵蓋所有可能的情況。如果代入歷史收益率並用其估算未來收益率,計算起來相當簡單。但如果您想做出前瞻性陳述,該如何估算預期收益率呢?
一種方法是使用股息來估計長期增長,使用戈登增長模型的改進: k = D / P + g
在哪裏:
- k = 預期收益(以百分比表示)(可以計算 R a或 R m )
- D = 每股股息
- P = 每股價格
- g = 股息年增長率(以百分比表示)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盈利增長,而不是股息增長。在這個模型中,預期回報率等於盈利收益率,即市盈率(P/E)的倒數: k = E / P
在哪裏:
- k = 預期收益
- E = 過去十二個月每股收益(EPS)
- P = 每股價格
這兩個模型的缺點在於它們沒有考慮估值。也就是說,它們假設股票價格永遠不會修正。鑑於我們過去可以觀察到股市的興衰,這一缺點並非微不足道。
最後,無風險收益率通常使用美國政府債券計算,因爲它們的違約概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可以指國庫券或短期國債。要計算實際收益率,即經通脹調整後的收益率,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通脹保值國債(TIPS),因爲這些債券已經考慮了通脹因素。同樣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公式均未考慮稅率,而稅率可能會顯著改變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