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08年10月底提出的第二種通脹/通縮保值工具是黃金。目前,我出於多種原因而關心黃金,但絕非因爲它的名義內在價值:我對開採成本之外的黃金估值確實知之甚少。
但是,從保險角度看,黃金則不乏吸引力。最明顯的是,在目前的競爭性貶值環境下,黃金是一種不可能貶值的通貨。因此,它提供了一種規避此類“以鄰爲壑”政策的保值工具。在漫長的通縮環境下,由於我們的金融體系隨時都可能分崩離析,因此,持有一種合適的貨幣替代品抵禦這種災難,顯然不是個壞主意。
圖35-2 黃金(美元)
當然,大家目前都在談論黃金(如果考慮到自2008年10月底以來,黃金已增值30%左右,這顯然一點都不稀奇)—這的確讓我感到皇恐不安。不過,機構對黃金持有量顯然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儘管黃金可能會成爲越來越吸引散戶投資者和市場嗅覺靈敏的對沖基金(比如Greenlight,Paulson,Third Point,Eton Park和Hayman)的資產類別,但主流機構依舊對黃金沒什麼胃口(見圖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