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貨幣一一美元對於世界上大部分大宗商品和投票市場都具有深刻的影響。國際市場上,石油、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定價。因此,美元指數走勢與股市及大宗商品走勢呈現出很強的邏輯性及規律性。
股市受貨幣政策影響較大,尤其是人民幣匯率變化對股市的影響非常明顯。起初我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固定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被限制在一定的波動範圍內。同世界上其他貨幣品種相比,人民幣與美元的關係非常密切。當然人民幣釘住美元時,其他國家貨幣匯率也是一起浮動的。美元指數的走勢曾經在一段時間反映出人民幣價格的走勢。比如1993年年底至2005年年初,上證指數走勢幾乎和美元指數走勢完全一致。
從2005年7月21日開始,中國央行開始實行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有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但美元仍然作爲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主要參考貨幣。爲了保障外貿出口增長的需要,中國政府並無意讓人民幣主動性升值。而由於美國政府採取了弱勢美元政策,使得美元的主動貶值導致了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美元演變成了人民幣的反向指標。
在此期間,相對於人民幣而言,上證指數基本上隨着匯率的漲跌而波動;但相對於美元指數而言,上證指數的走勢就開始變成它的反向指標。因此,鑑於人民幣與美元的特殊關係,實戰中投資者可以把美元指數當作一種反映大盤走勢的重要參考指標。
人民幣匯率對股市具有正向價格溢出效應。人民幣匯率對A股影響較強,反之A股對人民幣匯率影響相對較弱。因此,股市往往要滯後於匯市,美元指數走勢往往會超前於上證指數走勢。
若美元指數持續下跌,人民幣就會面臨很大的升值壓力。爲了保持匯率穩定,央行往往會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通過降低利率的方式,以及在外匯市場賣出本幣、買入外匯的方式,使人民幣的貨幣供應量增加,從而使得流入資本市場資金增加,由此刺激股市上漲。若美元指數上漲,則走勢相反。
美元指數走勢與A股指數走勢呈現很強的反向運行關係,A股許多重要底部與美元指數的頂部反向關係明顯,往往呈現非線性對稱。根據美元指數頂部的產生往往可以尋找到A股的底部黃金坑。
比如2012年5月1日美元開始出現超強走勢,並且收出了罕見的13連陽線,對A股市場形成很大的衝擊及產生負面效應(見圖)。
美元指數對A股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