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历史、利弊及中美案例

  |  

什么是贸易战?

当一个国家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或对另一个国家的进口施加其他限制来报复时,就会发生贸易战。

如果一个国家认为竞争对手国家存在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贸易战就可能爆发。国内工会或行业游说团体可能会向政客施压,要求降低进口商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推动国际政策走向贸易战。此外,贸易战往往源于对自由贸易广泛益处的误解。

概要

  • 当一个国家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或对另一个国家的进口施加其他限制来报复时,就会发生贸易战。
  • 贸易战是保护主义政策的副作用,并且充满争议。
  • 支持者表示,贸易战可以保护国家利益并为国内企业带来优势。
  • 贸易战的批评者声称,贸易战最终会损害当地企业、消费者和经济。

理解贸易战

贸易战通常被认为是保护主义的副作用。保护主义是指政府限制国际贸易的行动和政策。一个国家通常会采取保护主义行动,保护国内企业和就业岗位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保护主义也是平衡贸易逆差的一种方法。当一个国家的进口额超过其出口额时,就会出现贸易逆差。关税是对一个国家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或关税。在全球经济中,贸易战可能对两国的消费者和企业造成巨大损害,其蔓延可能会影响两国经济的诸多方面。

始于一个行业的贸易战可能会逐渐蔓延至其他行业。同样,始于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战也可能影响最初未卷入贸易战的其他国家。如上所述,这种进口“针锋相对”的争端可能源于保护主义倾向。

贸易战不同于制裁等其他旨在控制进出口的行动。贸易战对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其目标与贸易息息相关。例如,制裁也可能带有慈善目的。

除了关税之外,还可以通过限制进口配额、制定明确的产品标准或实施政府补贴来实施保护主义政策,以阻止外包。

贸易战的历史

贸易战并非现代社会的产物。自各国开展贸易以来,此类争斗就一直存在。例如,17世纪,殖民列强就曾为争夺与海外殖民地的独家贸易权而相互争斗。

大英帝国有着悠久的此类贸易战历史。19世纪与中国的鸦片战争就是一个例子。多年来,英国一直向中国出口印度产的鸦片,但中国皇帝却下令禁止鸦片贸易。解决这场冲突的努力失败了,皇帝最终派军队没收了这些鸦片。然而,强大的英国海军最终占了上风,中国最终允许更多的外国贸易进入该国。

1930年,美国颁布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提高关税以保护美国农民免受欧洲农产品的侵害。该法案将原本就高昂的进口关税提高到近40%。作为回应,一些国家也对美国实施了更高的关税进行报复,全球贸易因此下滑。随着美国陷入大萧条,在灾难性的贸易政策的推动下,罗斯福总统开始通过多项法案来减少贸易壁垒,其中包括《互惠贸易协定法》。

自2018年1月起,前总统特朗普对从钢铁、铝到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等所有产品征收了一系列关税。这些关税不仅影响了欧盟、加拿大,也影响了中国和墨西哥的商品。加拿大作为报复,对美国钢铁和其他产品征收了一系列临时关税。欧盟还对美国农产品进口和其他产品(包括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征收了关税。

截至2019年5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已影响近2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与所有贸易战一样,中国也采取了报复措施,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了高额关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商品进口商主要承担了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成本。这些成本最终以价格上涨的形式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这与贸易战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

尽管美俄之间并未爆发贸易战,但美国总统拜登于2022年2月22日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回应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侵略。制裁措施包括封锁两家为俄罗斯军方提供资金的俄罗斯银行、对俄罗斯主权债务实施市场限制,以及针对俄罗斯精英个人。

贸易战的利与弊

贸易战的利弊,以及一般意义上的保护主义,一直是持续激烈争论的话题。保护主义的支持者认为,精心设计的政策能够带来竞争优势。通过阻止或抑制进口,保护性政策将更多业务转移到国内生产商,最终创造更多美国就业机会。这些政策也有助于弥补贸易逆差。此外,支持者认为,痛苦的关税和贸易战或许也是应对一个持续在贸易政策上采取不公平或不道德行为的国家的唯一有效途径。

优点

  • 保护国内企业免受不公平竞争

  • 增加对国内商品的需求

  • 促进当地就业增长

  • 改善贸易逆差

  • 用不道德的贸易政策惩罚国家

缺点

  • 增加成本并引发通货膨胀

  • 导致市场短缺,减少选择

  • 阻碍贸易

  • 减缓经济增长

  • 损害外交关系和文化交流

批评人士认为,保护主义往往会扼杀市场、减缓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从而损害其旨在长期保护的民众。消费者在市场上的选择可能会减少。如果受关税影响或淘汰的进口商品没有现成的国内替代品,他们甚至可能面临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会损害制造商的利润率。因此,贸易战可能导致价格上涨——尤其是制成品价格上涨——从而引发整体经济的通货膨胀

贸易战的例子

2016年竞选总统期间,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表达了他对许多现行贸易协定的蔑视,并承诺将制造业工作岗位从中国和印度等外包的国家带回美国。当选后,他发起了一场贸易保护主义运动。特朗普总统还威胁要让美国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一个公正的国际实体,负责管理和仲裁164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2018年初,特朗普总统加大了对华政策力度,尤其针对中国,威胁对涉嫌窃取知识产权的美国产品处以巨额罚款并征收高额关税。中国则以对100多种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作为反击。

2018年全年,中美两国持续相互威胁,公布了拟对各类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尽管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关税措施,但美国的关税确实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冲击,损害了制造商的利益,并导致经济放缓。12月,两国同意停止征收任何新税。关税战的停火持续到了2019年。今年春季,中美两国似乎即将达成一项贸易协议。

五月初,中国官员在谈判中采取了新的强硬立场,拒绝修改其企业补贴法,并坚持要求取消现行关税。特朗普对此明显的反悔感到愤怒,于是变本加厉,于2019年5月5日宣布,将从5月10日起将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或许是因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已降至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特朗普才感到有恃无恐。

作为报复,中国暂停了所有国有企业农产品的进口。中国央行还十多年来首次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降至7元以上,引发了人们对货币战争的担忧。或许是意识到这种做法对双方都有害,美国和中国于2020年1月15日签署了一项贸易协议,但随后爆发的新冠疫情却威胁到两国贸易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利用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预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即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率,是衡量经济整体健康状况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在货币政策得当、健康增长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率通常较低且稳定。另一方面,失控的通胀环境会大大降低个人储蓄的购买力,而通货紧缩则预示着经济放缓。

中国如何管理货币供应量?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通过中央银行控制各自的货币供应量。美国联邦储备银行(FRB)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行(PBOC)控制货币供应量。截至 2022 年 4 月,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速度居世界第四位。该国拥有独特的社会主义开放市场经济。中国政府保持严格控制,但仍对自由市场力量持开放态度。

十位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如何改变美国历史

有一个关于经济学家的老笑话:三个经济学家正在捕鸭子。第一个在鸭子前面 20 米处射击,第二个在鸭子后面 20 米处射击,第三个说:“干得好!我们抓住了它们!”不开玩笑了,许多经济学家都做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有些经济学家对金融理论做出了贡献,这些理论跨越了社会历史的许多方面。

经济增长的最佳衡量标准是什么?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使用多种方法来跟踪经济增长。最广为人知且经常追踪的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经济学家强调了 GDP 计算的局限性和偏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 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等组织也保留相对生产率指标来衡量经济潜力。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例子

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的一些行动是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为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而采取的行动。中央银行用于扩大经济的关键步骤包括:降低贴现率。购买政府证券。降低准备金要求。所有这些选项都有相同的目的;扩大国家的货币供应量。重点中央银行,例如美国的美联储,将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加强经济。

加拿大经济指标

用于衡量经济表现及其前景的经济指标在大多数国家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某些指标在不同时间点对特定经济体的相对重要性(例如,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或低迷时密切关注住房指标),以及在每个国家编制和传播这些指标的机构或组织.以下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加拿大的 11 项关键经济指标。

相关词条

信息有效市场

什么是信息有效市场? 1970 年,2013 年诺贝尔奖得主尤金·法玛 (Eugene F. Fama) 将市场定义为“信息有效市场”,即价格始终包含所有可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关任何特定公司的所有新信息都是确定的,并立即计入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信息有效市场理论超越了法玛先前提出的著名有效市场假说的定义。

罗伯特·C·默顿是谁?

罗伯特·C·默顿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199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与费舍尔·布莱克和迈伦·斯科尔斯共同开发了一种确定期权价值的方法,称为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默顿还根据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开发了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CAPM 是一种根据风险水平计算预期投资收益的方法。

联邦基金利率

什么是联邦基金利率?联邦基金利率是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制定的目标利率。该目标是美联储建议商业银行隔夜相互借入和借出其超额准备金的利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美联储的政策制定机构,每年召开八次会议,制定目标联邦基金利率,这是其货币政策的一部分。这用于帮助促进经济增长。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用途和概念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激励和决策的影响,特别是它们如何影响资源的利用和分配。微观经济学展示了不同的商品如何以及为何具有不同的价值,个人和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交换并从中受益,以及个人如何最好地相互协调和合作。一般来说,微观经济学比宏观经济学提供了更全面、更详细的理解。

补贴:定义、运作方式、优点和缺点

什么是补贴?补贴是通常由政府向个人、企业或机构提供的福利。它可以是直接的(例如现金支付)或间接的(例如税收减免)。补贴通常是为了消除某种类型的负担,并且通常被认为符合公众的整体利益,旨在促进社会福利或经济政策。要点补贴是对个人或企业的直接或间接支付,通常以政府现金支付或有针对性的减税形式。

哈里·马科维茨是谁?

哈里·马科维茨(Harry Markowitz,生于 1927 年)是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以发展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 而闻名,这是一种开创性的投资策略,基于他认识到个股的表现不如股票的表现和构成重要。投资者的整个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