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質化代幣(NFT)會危害環境嗎?
您可能聽說過非同質化代幣 (NFT) 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儘管 NFT 本身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影響,但它們對氣候的影響可能與其生產方式有關。
NFT 的創建方式可能非常耗能。自從以太坊過渡到權益證明 (PoS) 以來,大多數 NFT 都是使用不需要像工作量證明 (PoW) 區塊鏈那樣耗費大量能源的區塊鏈鑄造的。無論區塊鏈是否與加密貨幣相關,如果其需要耗費大量能源,如果消耗來自不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就可能產生過量的碳排放。
繼續閱讀以瞭解更多有關 NFT 生產如何消耗能源的信息,並瞭解開發人員爲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所做的工作。
關鍵點
- 非同質化代幣(NFT)可能會對環境造成危害,具體取決於其生產方式。
- 使用工作量證明區塊鏈鑄造一個 NFT 所消耗的電量相當於一個美國家庭平均 47 天所消耗的電量。
- 區塊鏈開發人員和社區正在努力尋找減輕或消除 NFT 對環境影響的方法。
- 以太坊是鑄造 NFT 的領先區塊鏈。它於 2022 年 9 月 15 日從工作量證明 (PoW) 過渡到權益證明 (PoS)。此次過渡被稱爲“合併 (The Merge)”,顯著降低了 NFT 的能源消耗。
NFT 如何影響環境
NFT本身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但它們的鑄造方式可能會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以下是 NFT 的製造過程:
- NFT 通常由數字市場鑄造:NFT 創建者使用市場平臺上傳 NFT 信息,然後將其代幣化並存儲在區塊鏈中。代幣化是生成資產密鑰的過程。NFT 就是通過這個過程“鑄造”出來的。
- NFT 列表: NFT 鑄造完成後,創建者可以將其投放到市場上。NFT 可以按固定價格掛牌出售,也可以進行拍賣。
- 購買 NFT :購買 NFT 時,會發起區塊鏈交易。區塊鏈網絡會驗證交易,並將 NFT 的所有權轉移給新的所有者。
不同的區塊鏈會根據其編程方式處理交易。本文將介紹兩種最常用的共識算法: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以及 NFT 在每種算法中的處理方式。
通過工作量證明實現的 NFT
購買 NFT 時,就會發生交易。在工作量證明區塊鏈上,這意味着礦工網絡必須競爭成爲驗證交易的一方,才能獲得區塊鏈獎勵。具體流程如下:
- 交易被排隊並廣播到網絡。
- 一旦開始工作,網絡就開始挖掘。
- 挖礦是將一個長十六進制數通過哈希函數(例如 SHA-256)進行運算,以生成另一個小於分配給 NFT 的區塊頭哈希值的十六進制數的過程。礦工的第一次嘗試會將一個隨機數添加到原始十六進制數中,之後的每次嘗試都會將這個隨機數加 1。例如,第一個隨機數可以是 21。下一次嘗試將使用 22,然後是 23,依此類推。
- 挖礦過程變成了由計算機完成的生成數字的繁瑣工作。猜對十六進制數的概率是 115 quattuorvigintillion(115 後面跟着 75 個零)分之一。要想成爲第一個生成小於區塊頭(即原始十六進制數)的數字的人,可能需要進行數萬億次嘗試。
- 一旦生成了哈希值,區塊就被確認,交易結束,網絡開始進行下一個難以想象的嘗試次數來求解哈希值。將數字送入哈希函數的過程稱爲哈希計算。礦工以一定的速度進行“哈希”計算。一次嘗試就是一次哈希計算,而一個礦工每秒可以進行數百萬次哈希計算。從這個角度來看,整個比特幣網絡的哈希計算速度約爲每秒 228 exahashes(228 後面跟着 18 個零),每次只處理一個區塊,平均每個區塊耗時約 10 分鐘。
之所以存在高能量需求,是因爲龐大的工作量證明網絡每次只處理一個區塊,所有礦工都試圖生成一個較低的區塊數量。
比特幣平臺上的單筆 NFT 交易會排放近 748 公斤二氧化碳,相當於 170 萬筆 Visa 交易或 124,714 小時的 YouTube 觀看時間。
通過權益證明實現的 NFT
在以太坊等權益證明區塊鏈上,NFT 在市場上的流程在交易開始之前都是相同的:
- 交易在網絡中排隊。
- 隨機分配一名已質押 32 ETH 的驗證者來驗證該交易。
- 只有一個驗證者在工作,因此能耗要低得多。事實上,以太坊聲稱現在的能耗比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下降低了 99.95%。
- 驗證者驗證交易並將信息廣播給其他驗證者,其他驗證者投票確認區塊和交易。
- 此過程不使用競爭數字生成,因此交易消耗的能量不到 0.03 kWh,或 30 瓦時(相當於約六節 9v 電池)。
以太坊平臺上的單筆 NFT 交易會排放近 0.02 公斤二氧化碳,相當於 44 筆 Visa 交易或觀看 3 小時 YouTube。
NFT 能消耗更少的能源嗎?
鑄造和轉移 NFT 可能會耗費大量能源,但這並非必然。採用權益證明 (PoS)機制的區塊鏈平臺可以生成 NFT,而無需過度耗電,也不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遺憾的是,在工作量證明 (PoW) 機制下,降低能源消耗尚無法實現。
然而,NFT 創作者和粉絲也有一些選擇:
- 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工作量證明區塊鏈的礦工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爲其機器供電。雖然工作量證明挖礦耗能巨大,但所需能源來源可以實現零排放。
- 投資可再生能源: 由於一些 NFT 的售價驚人,因此可以將部分收益用於可再生能源投資。大規模轉向可再生能源可以抑制甚至消除生產 NFT 對環境的影響。
- 投資實驗技術: NFT 銷售收益還可以投資於旨在減輕或逆轉氣候變化影響的實驗技術。碳捕獲與儲存技術(即收集二氧化碳排放並將其泵入地下)就是一項實驗技術的例子,一些人認爲這項技術可以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 選擇在權益證明區塊鏈上鑄造的 NFT :最明顯的選擇是隻購買在權益證明區塊鏈上鑄造的 NFT,並且只在一個區塊鏈上鑄造它們。
哪裏可以買到節能 NFT
如果您想購買 NFT 且不損害環境,您有多種購買選擇。選擇使用權益證明 (PoS) 區塊鏈或在其上鑄造 NFT 的市場,可以顯著減少其對環境的影響。一些值得關注的權益證明 (PoS) 區塊鏈包括:
- 以太坊:該區塊鏈應用廣泛,涵蓋從簡單的代幣交易到 NFT、智能合約、dApp 等各種功能。NFT 交易平臺OpenSea就使用了以太坊。
- Solana: Solana 區塊鏈支持廣泛的 NFT 市場,包括 Magic Eden、Solanart 和 Rabbit Hole。
- Algorand: Algorand 區塊鏈支持 Aorist(一個專注於氣候問題的藝術家 NFT 區塊鏈),此外還支持多個 NFT 市場。Algorand 區塊鏈非常適合支持 NFT,因爲其設計理念是永不分叉(或分裂成重複版本)。
- Cardano: Cardano 是一個以環保著稱的區塊鏈。
- Tezos: Tezos 區塊鏈擁有多個 NFT 市場,其中包括 Rarible,它既運營 NFT 市場,又支持藝術家創作 NFT。
環保主義者可以投資 NFT 嗎?
如果你關心應對氣候變化,但又想投資 NFT,你可能會覺得這兩個目標相互矛盾。你可以保護環境,但仍然可以購買 NFT,但爲了避免消耗近 48 天的電量,你不能隨便購買 NFT。
如果您致力於將投資組合與自身在氣候變化方面的立場保持一致,那麼請只投資使用權益證明 (PoS) 共識機制生成的 NFT。以太坊平臺已完成向權益證明 (PoS) 的過渡,因此具有環保意識的投資者可以購買基於以太坊 (ETH)鑄造的 NFT,而無需過多擔心環境問題。
常見問題
非同質化代幣(NFTS)對環境有害嗎?
當非同質化代幣 (NFT) 在NFT 市場中使用高能耗方法(例如工作量證明)鑄造時,可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例如增加碳足跡。相反,使用權益證明區塊鏈鑄造的 NFT 對環境的影響顯著降低。
NFT 消耗多少能源?
在以太坊平臺上鑄造一個 NFT 耗電量不到 0.03 千瓦時,相當於觀看 YouTube 視頻三個小時的電量。在工作量證明區塊鏈上鑄造一個 NFT 耗電量相當於一個美國家庭 47 天的用電量。
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投資者可以購買 NFT 嗎?
優先考慮環境、社會和治理(ESG) 問題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在權益證明區塊鏈上鑄造的 NFT,因爲它們對環境的影響已大大減少。
更正——2023 年 4 月 9 日:“本文已更正,指出以太坊在 2022 年從工作量證明過渡到權益證明,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