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持續盈利的方法:不懼衰退期,政府兜底!
不僅在美國買入價值股具有意義,在國際上買入價值股同樣有意義。除了一些比較特別的市場(比如意大利),價值股在絕大多數國際市場中都比成長股表現得好。或許,對於漫不經心的觀察者來說價值股與成長股之間的差異可能不是那麼明顯,但按照市淨率計算,一個國際價值股投資組合的表現比一個國際成長股投資組合每年高出差不多8%。

所以,就算你在美國或者海外買入股票,買入價值股也是有意義的。沉下心來鑽研數據後,你會發現,買入價值股產生的超額回報率在衰退時期是最大的,即當經濟承壓時,價值股產生了回報。事實上,持有價值股的超額回報率是反週期性的。具體指的是,超額回報率在衰退時期會提高。
國際數據和經濟週期的結果與價值溢價基於風險的解釋保持一致。也就是說,投資者往往會在衰退時期更加關注破產的可能性結果更加激進地蜂擁到了成長型公司。價值股表現較好是因爲在衰退時期,每個人都擔心價值股會破產。但這種處在黑暗中心時的恐懼絕不會變成現實。當經濟復甦時,價值股會產生高額的回報率。之所以會這樣,可能是政府的干預。在重大的衰退時期,市場的作用會減弱,作爲最後貸款人的政府會介入並阻止大規模債務違約的發生。如果聯邦政府在2008年不採取穩定市場的措施,過去30年中持有價值股產生的回報率與持有成長股的差異可能非常大。可以確定的是,全球性的衰退之所以沒有最終發展成經濟大蕭條,正是政府幹預的結果。持有價值股的風險就相當於全球性的衰退變成現實的風險,這種風險會導致大量的價值股發生債務違約且價值歸零。如果一家公司沒有債務,比如大型科技公司,那麼它絕不會因爲衰退而破產。然而,對於有大量債務的公司來說,情況往往不是這樣。如果你選擇出高價買入那些不會因爲經濟衰退而破產的公司的股票,其實就相當於付出了價值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