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星期二,全球市場在美中貿易摩擦升級與貨幣政策寬鬆預期的交織中呈現避險資產走強、實體經濟承壓的分化態勢。
美國稀土礦商股價因貿易緊張局勢飆升
隨着美中貿易爭端再度升溫,美國稀土採礦企業股價顯著上漲。這一市場動向直接源於中國近期實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涉及半導體、電動汽車等關鍵領域材料。中國在全球稀土加工產能中佔比超過90%,其出口控制政策加劇了供應鏈風險預期,促使投資者轉向美國本土替代供應商。儘管地緣政治因素推高了相關板塊估值,但長期來看全球稀土供應鏈的重構可能加速。
黃金價格創歷史新高至每盎司4179美元
現貨黃金價格今日攀升至每盎司4179美元的紀錄高位,年內累計漲幅超過56%。本輪漲勢主要受兩大因素驅動:一是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持續升溫,降低持有無息資產的機會成本;二是美中貿易摩擦升級強化了避險需求。多家國際投行此前已多次上調金價目標,目前強勁的基本面支撐使黃金在超買狀態下依然保持上行慣性。
白銀價格年內暴漲75%至每盎司52.63美元
白銀同期表現更爲搶眼,年內漲幅達75%,創下每盎司52.63美元的歷史新高。除了貴金屬屬性的避險需求外,工業應用剛性需求與持續存在的供應缺口共同推高了價格。特別是在新能源、電子製造等領域的需求增長背景下,白銀的金融屬性與商品屬性形成共振,放大了價格波動幅度。
美國小企業信心指數降至98.8現三個月首跌
9月美國小企業信心指數回落至98.8,爲三個月來首次下滑。調查顯示,企業對通脹反彈的擔憂、新關稅政策帶來的成本壓力以及供應鏈中斷風險是主要拖累因素。儘管消費市場整體保持韌性,但成本傳導壓力正在侵蝕中小企業利潤空間,這可能對未來就業市場與投資意願產生抑制作用。
美國新車平均價格突破5萬美元大關
美國市場新車平均售價首次突破5萬美元門檻,電動汽車需求增長與高收入羣體購買力成爲主要推手。這一價格里程碑反映了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過程中技術成本上升的趨勢,同時也顯現出消費市場的分層現象——高端車型銷售強勁與整體可負擔性下降並存。
美中相互實施報復性港口費加劇航運壓力
美國與中國已於今日開始對對方船舶徵收報復性港口費用,此舉標誌着貿易摩擦向航運領域蔓延。這些措施將直接推高全球物流成本,並可能擾亂國際供應鏈節奏。結合此前美國對中國造船業徵收費用、中國對高通發起反壟斷調查等事件,雙方在APEC峯會前的博弈態勢日趨複雜。
美國對華傢俱木材關稅生效幅度達10%-50%
針對傢俱和木製品的10%-50%額外關稅已正式生效,這是繼美國宣稱將於11月1日對全部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後的具體落地措施。此類關稅不僅將直接推高美國消費者成本,還可能加速東南亞等替代供應鏈的建設,長期改變全球傢俱產業格局。
中國製裁韓華海洋美國子公司涉航運調查
中國今日宣佈對韓國韓華海洋集團的五家美國子公司實施制裁,指控其協助美國進行對中國航運業的調查。這項措施被視爲中國在貿易爭端中精準反制的體現,通過針對第三方關聯企業施加壓力,展現了比2018年貿易衝突時期更成熟的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