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圍繞三個基本思想構建自己的投資組合。首先是現金(作通縮保值對沖),其次是深度價值投資機會(既包括固定收益市場,也包括股票市場),最後是廉價保值工具(如TIPS和黃金)。新的投資機會已經出現:股利互換。在歐洲、英國和日本等國家,它們的價格甚至還不及“大蕭條”時期!股利互換價格大跌的重要表現,就是股利水平從最高點下跌了60%多,而且此後再未反彈!此外,也可以把它們作爲通脹保值工具。作爲這個市場的一個新手,儘管我的瞭解可能還不全面,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無異於賤賣資產。
在2007年的大部分時間裏,我們都在樂此不疲地坐擁現金(或是做空)。不過,接近年底的時候,市場開始在兩個領域爲他們創造投資機會。首先,深度價值投資機會同時出現於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按照我們的觀點,在市場每一次呈現出深度折扣的價值投資空間時,我們都要循序漸進地投入資金,穩步建倉。
當然,如果我們能未卜先知,精確預測未來,肯定會在最低點買進。但遺憾的是,我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本事。因此,在“市場先生”心情抑鬱的時候,我們只能通過緩慢而穩定地配置現金,克服自身的侷限性。這始終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在我們的策略中,第二個要素就是尋找能爲我們提供廉價保險的資產,以彌補我們的不足。尤其需要提到的是,未來的市場形勢到底是通縮還是通脹,這樣的辯論已經讓我感到筋疲力盡。因此,無論出現通縮還是通脹,我唯一的目標,就是找到在兩種情況下均能提供足夠回報率的資產。
最需要關注的無疑是美國的通脹保值債券(TIPS),因爲一旦美聯儲贏得這場通縮的鬥爭,它們將實現巨大的真實收益;而在相反的情況下,即便是本金也自身難保。隨後是黃金,我對黃金一直心有餘悸,因爲我始終不太清楚到底應該怎樣評估黃金的價值。不過,在競爭性貶值和通貨膨脹風險極大的環境下,持有黃金這樣一直不能貶值的貨幣,其保值價值是不可否認的(而且未來依舊會有所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全球市場真的陷入通貨緊縮,金融世界的善惡大決戰將隨之而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擁有純粹的硬通貨或許將成爲最終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