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情鴻溝這個問題上,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丹•艾瑞里(Dan Ariely)和卡耐基梅隆大學行爲經濟學家喬治•洛溫施坦(George Loewenstein)在2006年進行的試驗始終是最讓我情有獨鍾的典型事例。他們以10美元的成本在加州大學的研究生中招募了35名男生。
他們給每個試驗對象發放一臺筆記本電腦,讓他們對不同情況下產生性慾的方法進行評價(由於涉及部分不太雅觀的手段,不便一一贅述,不過可以告訴各位,其中包括打屁股和捆綁之類的行爲)。這些學生需要在每天情緒最低落時評價自己對這些手段的感受。然後,他們還要在隱祕房間裏,在進行自慰等可喚起性慾的活動情況下,重複上述實驗。
圖12-1 高度興奮時:性慾的影響(%)
圖12-1爲吸引力在兩種情況下的平均評分。在情緒低落時,平均得分只有35%。但是在被喚起性慾情況下提問時,他們的評分居然達到了52%。也就是說,平均評分增加了17%。在全部問題中,評分的平均差下竟然高達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