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企業間投資?
一家公司對另一家公司進行投資時,就可能發生跨公司投資。這類投資可以根據投資的具體情況,採用幾種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
一般來說,覈算這些類型投資的最廣泛和最全面的方法是按所有權百分比計算。
概要
- 公司間投資是指一家公司對另一家公司進行的任何投資。
- 企業間投資的會計處理主要基於投資所帶來的所有權數量。
- 按所有權進行會計覈算通常分爲三類:少數股權被動、少數股權主動和控股。
瞭解企業間投資
集團間投資是指一家公司對另一家公司進行投資。集團間投資的分類大致可分爲三類,這有助於指導和規範所使用的會計處理。這三類通常包括:少數股權被動持有(所有權低於20%)、少數股權主動持有(所有權20%-50%)以及控股權(所有權超過50%)。這些分類是通用的,但公司也應參考會計準則彙編(ASC),特別是ASC 805,其中詳細說明了企業合併的公認會計原則。公司可以根據參與控制情況,選擇不屬於這三大分類的類別。
公司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跨公司投資。可以是在公開交易所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也可以是私下協商購買非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也可能涉及購買其他公司(無論是否上市公司)的債務。公司的控股權通常來自合併或收購。
企業間投資的類型
以下是有關企業間投資三種分類的更多詳細信息:
少數股權被動投資:少數股權被動投資是指持有公司不到20%所有權的投資。這涵蓋範圍廣泛,包括債務投資,因爲債務投資通常不提供所有權和投票權。當獲得少數股權被動投資時,該投資基本上與公司持有的其他證券在投資目的上相同。
少數股權主動投資:少數股權主動投資是指持有20%-50%股權的投資。這類公司通常採用權益法。這是一個重要的投資類別,因爲許多公司對另一家公司進行了大量的股權投資,但可能並不一定希望像控股權那樣將該公司的業務納入合併財務報表。持有20%-50%的股權可以爲合資企業以及表外報告等提供許多機會。
控股權:持有其他公司50% 或以上股權的公司通常需要使用合併法。合併法要求公司合併其財務報告並報告合併財務報表。從頂層設計來看,這需要一份包含綜合結果的綜合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企業間投資會計
公司間投資的所有權份額有助於爲公司財務中投資的會計覈算方法提供一般指導。總體而言,有三種主要方法與三大投資分類相對應。請記住,債務投資通常不附帶所有權份額或投票權。
成本法
成本法應用廣泛,因爲它涵蓋了衆多與低於20%的所有權股份掛鉤的投資。公司間債務投資通常採用成本法覈算,因爲債務通常不附帶所有權或投票權。
在成本法中,投資還可以進一步劃分。通常,這些投資將與公司持有的其他用於投資的證券基本相同。這些證券可以被指定爲持有至到期(債券)、持有待交易(債券和股票)、可供出售(債券和股票),或嚴格按照指定的公允價值在資產負債表上持有。
權益法
在權益法會計中,對目標公司的初始投資記錄在資產負債表中。投資價值根據所有者的盈利或虧損百分比進行調整。股息不記爲收入。相反,股息會增加現金,並降低投資者的投資價值。
採用權益法時,商譽也可能與投資相關。如果投資者支付的金額超過投資的賬面價值,目標公司可能會將差額確認爲商譽。
合併
持有另一家公司50%或以上的所有權通常需要採用合併法。採用合併法,公司必須將其財務狀況合併到合併財務報表中。合併法在合併或收購後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