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戰機——2001~2005年4年熊市中的3個大級別反彈分析
熊市戰機心得:
第一,熊市中的戰機不容易把握,因爲即使所投資的行業、個股表現強於大盤,但.絕對收益仍然可能爲負。
第二,低迷行情中投資者謹慎度很高,需要尋找的是最確定的投資機會,如業績方面極低的市盈率、成長方面收人和利潤的暴增、直接強烈的利好政策。
2001年6月~2005年6月上證A股指數從2245. 43點下跌到998. 23點(跌幅53. 47% ,958個交易日,445陽+513陰)
下跌過程中的持續20個交易日以上並且漲幅在20%以上的反彈行情有3個:
2002年1月29日(1339.20).上漲到2002年6月25日(1748.89),漲幅25.53%,91個交易日(46陽+45陰)。
2002年1月29日開始的上漲行情是股市由牛轉熊後第波像 樣的反彈,46根陽線+45根陰線雖然陽線只比陰線多1根,但是91個交易日上證綜合指數上漲了25. 53%。
從這波行情中漲幅最大的幾個行業來看,酒店、橡膠、航運、汽車服務都是在2001年上半年股市下跌之前走勢最活躍的行業板塊,時隔半年左右的再次拉起可以視爲被套資金的自救行情。
股市大跌之後的第一波反彈行情,往往是下跌前期資金介入明顯、走勢最爲活躍的股票。
2003年1月6日(1311.68)上漲到2003年4月16日(1649.60),漲幅21.70% ,66個交易日(36陽+30陰)。
2003年初始至4月中旬,滬深兩市在金融汽車、鋼鐵.石化、電力五大板塊的輪番推動之下,走出了“局部牛市”行情,2003年1月6日,按照申萬二級行業分類的汽車整車、銀行、鋼鐵、電力、石油化工五大行業的整體漲幅達到了49. 23%、47. 93%、32. 9%、24. 34%、23. 94%,當時(2003年1月6日)這五大行業的PE(TTM整體法)分別爲35.39、28.26、16.46、23.35、20.27,當時全部A股的PE爲46.94。
股市由牛轉熊一年半後 ,市場熊市氣氛瀰漫,雖然身處弱市中,但是汽車、鋼鐵、湖石化等行業利潤暴增,也還是帶起了階段性行情。
實踐證明,在大盤調整階段調動局部熱點行情,恢復股市賺錢效應,從而造就真正的中級反彈行情,是一劑曲線救市良方。上市公司利消暴增,而且是多行業集羣式利潤暴增,板塊效應顯著,資金號召力強,這種確定性的投資機會無論是在多麼悲觀的市場氣氛下都是最可靠的,也是在熊市氣氛中最理想的投資標的。
熊市中段的反彈行情中漲幅最大的板塊表現爲提前抗跌或提前企穩上漲。行業股價走勢圖中可以看到,即便是在股指持續下跌的熊市當中,投資價值日益顯現的行業和板塊,其整體股價也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並能夠率先於大盤企穩回升,這類股票,不要過於苛求去追求最佳投資時機,因爲最佳投資時機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
2003年11月13日(1307.40)上漲到2004年4月7日(1783.01)。漲幅34. 66%,96個交易日(54陽+42陰)。
當時(2003年11月13日)市場全部A股整體PE(TTM整體法)爲34. 98倍。其間漲幅最大的申萬二級行業爲網絡服務(漲幅79. 19%) 半導體(漲幅67. 42%)、顯示器件(漲幅62.72%),三者當時的PE(TTM整體法)分別爲51.55. 55. 89、34. 03,而當時PE 最低的二級行業爲鋼鐵(13.54)、石油化工(17.96)、金屬製品(18.10)的區間漲幅分別爲:27.84%(提前上漲了) ,35, 8%(提前上漲了)、51.87%。
SW元件I等子行業沒有業績支撐,爲跟隨半導體和顯示器件的跟風炒作。
2003年底到2004年1季度的這波反彈行情的發動與2003年初的五朵金花局部行情的結束相差僅7個月,是2001~2005年熊市中最大規模的一次反彈行情,也可以理解成世界經濟復甦後國際股市普漲行情在中國引發的一輪補漲行情。
反彈行情前期,半年前的五朵金花板塊在經過幾個月的盤整之後再次上漲,尤其是在上輪行情中漲幅較小的鋼鐵和石油化工行業強勢啓動。在中國GDP增速不斷?擊 攀升、世界經濟復甦確定以及股市局部熱點的帶動下,市場氣氛開始活躍,各專業機構紛紛發表報告,一致看好2004年的股市走勢。
在專業機構的指引下,各路資金紛紛殺人,市場呈現出熱點紛呈的局面,推動股指持續走高。
雖然在股市反彈階段漲幅較大,但反彈中業績增長持續性越差的行業在走勢上越是明顯表現爲對前期超跌的反彈,而業績增長持續性較好的行業更多地表現爲抗跌,這顯示出業績增長對於板塊股價走勢的支撐更爲持久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