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支付格局正面臨巨大變革。作爲全球經濟架構基石的金融信息網絡SWIFT宣佈與30多家國際銀行合作,開發一套即時跨境支付系統和一個能夠處理新型數字貨幣的平臺。
該項目的目標雄心勃勃:實現國際銀行交易的現代化,使其不僅速度更快,而且更便宜、更安全。該項目涉及創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共享數字賬本”,這被認爲對全球機構未來金融運營至關重要。
SWIFT的優勢在於其廣泛的覆蓋範圍:該網絡總部位於比利時,連接着200 多個國家的 11,000 多家銀行,每天可完成數十億美元的轉賬。然而,現行系統在速度和成本方面仍然存在侷限性,交易可能需要數天才能完成。
新舉措旨在通過引入全天候實時支付來克服這些障礙。這一變化不僅可以減少等待時間,還能降低運營成本,使該系統比新興的數字解決方案更具競爭力。
該項目的核心在於互操作性。SWIFT 計劃將其基礎設施與新興的穩定幣、代幣化銀行存款和央行數字貨幣( CBDC )管理系統(例如中國和歐洲央行正在開發的系統)相整合。
這一舉措是對市場演變的直接回應。例如,穩定幣正迅速從加密貨幣領域的小衆工具轉變爲真正的主流資產。根據花旗銀行最近的一份報告,到2030年,流通中的穩定幣總額可能高達4萬億美元,年交易量可能達到100萬億美元。
儘管佔據主導地位,SWIFT 也意識到新技術帶來的挑戰。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兒子、著名的加密貨幣支持者埃裏克·特朗普最近將 SWIFT 描述爲一個“過時”的系統。該網絡的回應很明確:採用區塊鏈技術不斷發展,並繼續提供傳統銀行所需的合規性和彈性功能。
該項目設想將共享數字賬本作爲銀行間交易的安全實時記錄,能夠記錄、排序和驗證每項操作,並通過智能合約應用規則。這種方法確保了透明度、安全性和自動化,這些都是贏得金融運營商信任的關鍵要素。
參與新平臺開發的機構包括全球金融界一些最重要的巨頭:摩根大通、滙豐銀行、德意志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法國巴黎銀行、桑坦德銀行和華僑銀行,以及來自中東和非洲的衆多銀行。此次聯盟彰顯了該倡議的全球視野以及引領變革的共同願望。
該系統最終啓動的時間表尚未確定,但工作正在“快速”推進,以滿足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SWIFT項目的誕生正值全球貨幣數字化的真正競賽時期。目前,全球約90%的央行正在探索發行數字貨幣的可能性,以避免落後於私營部門的創新和消費者的期望。
傳統系統與新技術的融合對於確保交易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至關重要,同時保持適應不斷變化的場景所需的靈活性。
SWIFT 與全球主要銀行的合作標誌着國際支付新時代的開啓。區塊鏈技術的採用和共享數字賬本的創建有望使交易更快、更安全、更具成本效益,併爲與新型數字貨幣的整合鋪平道路。
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效率需求日益增長的時代,創新能力對於保持全球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至關重要。SWIFT 的倡議是朝着這一方向邁出的決定性一步,旨在提供一個能夠應對未來挑戰的尖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