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吸引力案例:
決定股市的整體定價水平主要有三個因素:市盈率、預期利潤增長率(與經濟增,長預期有關)、風險(不確定性=對未來判斷+過去行情波動性經驗)。一個階段的大盤之所以能夠保持在3000點或者4000點,其實它內含了這個階段投資者對股市在市盈率、預期利潤增長率和風險性的判斷。
以每年的靜態(上年年報)市盈率除以同年的預測市盈率再減去1,就可以得到當時市場對全部A股整體盈利增長的預期。
經常查看預測市盈率和動態市盈率,從而大致測算出市場對A股利潤增長的預期,這些指標作爲一個整體,支撐着當時的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一旦利潤增長速度的預期發生改變,則相對於固定收益金融產品、實業投資以及其他投資渠道的收益來說,股市的吸引力也將發生改變,從而引起大盤指數的波動。
股票供應
中國資本市場的上市發行目前採取的是覈准制,股票的發行節奏掌握在政府手裏。通常情況下,管理層也不可能不顧及市場的承受能力發行新股。
另一方面,股票供應的速度還受制於投行的通道和管理層的審查效率,這也將上市速度維持在一定的水平附近。
其他(非股市渠道)權益類投資
權益類投資的吸引力
總的來看,權益類投資作爲一種大類資產,其吸引力無外乎就在於預期收益率、預期風險和投資渠道便利性,具體到權益類投資,其規模的消長主要從下面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名義利率和自然利率
“名義利率”與“自然利率”的概念非常簡單。但是它決定着權益類投資對資金的吸引力。
什麼是自然利率呢?比如說,如果一項新的商業投資能夠獲得6%的平均收益率,我們就稱其爲“自然利率”(也就是商業投資實際的收益率)。
現在,我們假設可以按照2%的利率貸款,這個利率稱爲“實際利率”。在這種情況下,二者之間存在着差異,貸款人獲得4%的利潤,所以會繼綾貸款進行投資。如果銀行利率是10%,那麼貸款人要承擔4%的損失,結果就會停止投資(除非他們很蠢)。而經濟將會出現停滯或者收縮。如果商業經營環境非常精糕,企業家對新增投擊資的預期收益率都是負數,那麼即便利率降到零,也不能刺激投資行爲的發生,就形成了流動性陷阱。
(2)“對未來經背環境的期待”十“社會的進取精神”
在外部經營環境既定的情況下,投資行爲既取決於利率,也取決於當時的“對未來經營環境的期待”+“社會的進取精神",所謂進取精神是指不畏懼風險積極冒險的企業氣勢。如果企業對未來的期待極高,在進取精神作用下氣勢高漲,那麼即使利率上漲,投資熱情也不會那麼容易減退。相反,企業對未來不抱太大的期待,進取精神作用也不強烈,即使利率降低,投資熱情也不會高漲。
除股市之外的權益類投資渠道
(1)固定資產投資
雖然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往往意味着銀行貸款的增加,但是總體來說,固定資產投的
德資中企事業單位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合計始終都佔絕大部分(60%~80%),因此,固定資產投資增幅越大,耗用的社會資金越大,對股市資金的分流作用也越大。而且股市投資是對中大規模的現有經營體進行的投資,新增投資多,上市公司近期的生意會好做一些,利潤會提升,但是對上市公司未來的利潤增長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受宏觀調控的影響很大,所以固定資產投資的規模更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的政策。
(2)集體經濟投資和個體經濟投資
即投資者自已投資做生意,其規模取決於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
最關鍵的是,中國的城鎮化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如果本次國務院“新36條”出臺並能切實落實從而帶動起民間投資的積極性,那從中長期來看,實業投資相對於股市來說對資金的競爭力有提高的可能,因此所帶來的資金流出將規模巨大且持續,但是投資者普遍預期通過政策帶動民間投資,奏效的過程將比較緩慢而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