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趨勢因素很重要
會有一些大的趨勢性因素影響經濟的發展,對於投資者而言,抓住能夠從大的趨勢性因素中受益的公司股票將會獲利頗豐。下面列舉幾個大的趨勢因素。
人口
人口數量和結構的變化將對經濟產生重要影響。大部分的人都會做與年紀相符的事情,例如,6~18歲上小學初中,18~22歲上大學,22歲開始工作,女性25歲,男性27歲左右開始結婚生子購房,30~40多歲開始承擔撫養子女和贍養老人義務,50歲以後,對健康保健需求增加,60歲後在旅遊和醫療支出更多
美國嬰兒湖一代是人口學上最有名的現象,他們結婚成家時抬高了房價,他們有錢投資時造就了2000年前後的美國最大的股市泡沫,當他們大部分進入老年退休時,很多與養老有關的醫療、藥品、公寓等都被看好。
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現過三次人口高峯,分別在1954年、1963年、1987年前後。不同年齡結構的人的消費需求不同。第一波人口高峯期人羣目前面臨的養老、醫療、保健問題更爲迫切,他們同時存在旅行出行需求。第二波人口高峯期人羣目前掌管着中國最多的財富,相對應產生的理財與消費需求巨大。第三波人口高峯期人羣個性更爲鮮明,衍生出豐富的消費品、文化、娛樂等需求,未來他們的子女還要開始上學,衍生出教育的需求,而這波人的購房需求--旦完結,中國的房地產景氣程度將會有所下降。就總體而言,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勞動力緊張,出現農民工荒,勞動.密集型產業受損,智能機器人產業受益,如圖3-3所示。
如果公司有強大產品定位,又處於某一個特殊年齡段人口的消費高峯,將會導致公司業務暴漲,業績飛昇,是絕佳的投資機會。
技術
西方傳統經濟學從人口、資本、工資、利潤、地租等經濟變量在數量上的增長來認知經濟發展,而現代創新理論的提出者一熊彼特通過分析技術進步和制度變革在提高生產力過程中的作用,揭示並強調創新活動所引起的生產力變動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推動作用,從一一個全新的視角來閘釋和認知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縱觀西方經濟發展歷史,如表3-1所示,每-輪大的經濟向上週期都歸結於一類新技術的擴散,而每.-次新技術的擴散都會產生引領當時股市的龍頭股。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出往往造就大牛股,這些創新能夠多大程度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股價的漲幅就能多高。值得一提的是,新技術的運用往往也會刺激每輪資本市場的股價泡沫的生成。 表3-1
當前要素投入、全球化、人口紅利所提供的長期增長動力都在衰減,主要依靠低成本刺激的出口超高速增長逐漸迴歸常態增長,以大量增加資源資金投入維持的粗放型增長模式也將漸漸走到盡頭,因此必須尋求依靠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米推動經濟增長。
制度
好的經濟制度能夠使得資源配置效率高,交易費用低,確保了科技順利轉化,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年“洋務運動”學習了西方的科技,但卻沒有一個好的制度保障,最終導致失敗。類似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啓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塑造瞭如今中國的格局,意義深遠。20世紀90年代末,中央進行國企改革,競爭性行業的國企紛紛退出,釋放了經濟活力,而重點抓的壟斷行業大型國企在此後的發展中越發強大。資本市場上,股權分置改革使得大股東和中小股東的利益更趨於一致,公司基本面得到改善,促生了2006~2007年大牛市。而如今,資本市場推行註冊制改革,推行港股通,逐步對外開放資本賬戶,意義重大。每一次的制度改善都將深刻影晌資本市場,其中就存在一些大的歷史性機會。
政策
經濟的增長依靠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中國此前的經濟發展政策首推投資、其次出口,最後消費,這和國情是密不可分的。在以投資爲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工程機械類、基礎設施建設類公司獲益頗豐,許多這類公司在過去十幾年間股價曾上漲了幾十倍。而鼓勵出口的政策也使得港口等相關行業頗具成長性。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終止了福利分房,推行住房商品化,從此拉開了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期,2002~2003年,土地出讓開始實施土地招拍掛制度,大型地產公司竟爭優勢得到加強,大地產商股票在過去十幾年間也上漲了幾十倍,土地出讓金也成爲各地重要的財政來源。近來,中國南北車合併,如果不是站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角度看待,股價恐怕也不會炒得如此之高。
宏觀經濟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經濟週期將會反覆循環,但是市場最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在經濟繁榮時將繁榮當成了常態,公司價值全部按照持續繁榮計算,造成高估,而當經濟蕭條時,又會認爲蕭條是永恆的,極度悲觀。不論繁榮還是蕭條,經濟會在均值迴歸的力量下再次達到均衡增長。.巴菲特的厲害之處在於,幾乎每次經濟低迷或者危機時,他總有大筆的現金用來抄底,一個是他的商業模式導致,另一個原因應該是他保守的資產配置,總會留有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個人總結
如果投資者精通宏觀經濟分析,自然是好事,但不懂也沒太大關係,只耍記住宏觀經濟是有循環往復週期即可。宏觀經濟學家們有很多是通過股市投資致富的嗎?相反,他們當中不少都賠了錢,甚至包括最爲著名的經濟學家。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從宏觀的變化到公司的發展有一段距離,從公司的發展到股價的變化又有一段距離,股價的變化到成功的投資還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