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星期5,全球市場在貿易政策調整與金融風險重現的背景下呈現多空交織格局。
美國三大股指集體下挫 銀行股領跌超300點
據CNBC報道,昨日美國三大主要指數均出現下跌,道瓊斯指數下挫超過300點,標普500指數與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0.6%和0.5%。銀行股成爲拖累市場的主要因素,因投資者對區域性銀行不良貸款的擔憂再度升溫。這一走勢反映出金融板塊穩定性問題可能對短期市場情緒構成壓制,儘管整體經濟數據仍顯韌性。
Zions銀行披露6000萬美元欺詐損失 引發板塊拋售潮
Zions Bancorp宣佈一起與欺詐相關的6000萬美元損失,據華爾街日報消息,此事重新點燃了對區域性銀行穩定性的擔憂,並導致該板塊出現自4月以來最嚴重下跌。Zions股價暴跌13%,Western Alliance與Jefferies分別下挫11%。信貸風險的暴露可能促使市場對中小型銀行資產質量進行重新評估,進而影響整個金融體系的信心。
製藥巨頭因特朗普言論重挫 減肥藥股預跌超4%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將在“最惠國”政策下降低減肥藥物價格,導致Novo Nordisk與Eli Lilly盤前均下跌4%,Zealand Pharma跌幅達5%。據Reuters分析,這一政策信號可能壓縮藥企利潤,並引發對創新藥定價機制的長期擔憂。投資者正密切關注後續政策細節對行業盈利能力的潛在影響。
美國預算赤字降至1.78萬億美元 關稅收入創紀錄
2025財年美國預算赤字下降2.2%至1.78萬億美元,部分得益於特朗普貿易政策帶來的2020億美元關稅收入。然而,CNBC指出國債利息支出同時創下1.2萬億美元歷史新高。這一矛盾現象凸顯了財政狀況的複雜性,收入增長雖緩解赤字壓力,但債務負擔的持續攀升可能制約長期財政空間。
關稅成本衝擊1.2萬億美元 企業利潤率承壓
S&P Global估計,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將使企業成本增加1.2萬億美元,其中67%轉嫁至消費者。分析師預測利潤 margins 今年將收縮64個基點。據CNBC分析,成本傳導機制可能進一步推高通脹預期,同時擠壓中小企業生存空間,對整體經濟活力形成挑戰。
超45萬女性退出勞動力市場 創非疫情時期紀錄
今年以來已有超過45萬女性離開美國就業市場,據CNN報道,這一數字創下疫情以外時期的最高紀錄。勞動力參與率的下降可能削弱近期經濟增長動力,並引發對社會保障體系可持續性的討論。經濟學者認爲,結構性因素如 childcare 成本與職業發展壁壘或是主因。
金價突破4300美元關口 周漲幅達8.1%
黃金價格本週飆升超過4300美元/盎司,據Reuters數據,周漲幅8.1%爲2008年以來最大。避險需求的激增與市場波動性加大共同推動貴金屬走強,這一走勢也反映出投資者對宏觀不確定性的防禦心態,可能預示着風險資產調整週期的延長。
參議院否決軍事薪資法案 政府停擺僵局持續
由於民主黨反對共和黨附加的墮胎與烏克蘭援助條款,參議院未能推進軍事資金法案。CNBC稱政治博弈使政府停擺期間的關鍵支出受阻,這可能影響國防供應鏈穩定,並對公共服務領域產生連鎖反應。
美國商會起訴政府 H-1B簽證費增至10萬美元
美國商會就特朗普政府針對H-1B簽證申請徵收10萬美元新費用提起訴訟,BBC報道指出此舉可能推高勞動力成本並損害依賴外籍科技人才的企業。移民政策變動若持續,或導致科技行業競爭力下降與創新節奏放緩。
監管批准Erebor新型銀行 瞄準加密與AI領域
美國監管機構初步批准由科技億萬富翁Palmer Luckey與Joe Lonsdale支持的Erebor銀行,據金融時報消息,該銀行將專注於加密貨幣與人工智能等新興行業。這一舉措反映了金融創新與政策監管的互動趨勢,可能爲初創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