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化是将一批债务转换为由原债务作为担保的有价证券的过程,即证券化的过程。
大多数债务证券由银行向客户提供的贷款(例如抵押贷款)构成。然而,任何基于应收账款的金融资产都可以支持债务证券。其他形式的标的资产包括贸易应收账款、信用卡债务和租赁。
概要
- 债务证券化是将来自多个来源的债务打包成单一证券出售给投资者的过程。
- 许多此类证券都是由发放贷款的银行批量出售的住房抵押贷款。
- 买方通常是将贷款转换为有价证券的信托。
购买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有权索取该公司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同样,购买证券化债务产品的投资者有权索取相关债务工具未来的偿还款。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债务是一种资产。
了解债务证券化
债务证券化流程通常至少涉及四方。第一方是借款人,即贷款人,他们借入贷款并承诺偿还。第二方是贷款发起人,即批准贷款的银行。
贷款发放人(即银行)对借款人的还款拥有初始索偿权。但银行可能希望以远超20年或30年贷款期限所允许的速度,从贷款中获利。
银行可以立即套现,将这笔贷款及其持有的其他资产以票面价值或接近票面价值的价格出售给第三方。该第三方通常以信托的形式运作。
该信托通过将部分贷款证券化并重新打包成新资产来盈利。这些新资产随后被出售给投资者,投资者构成了链条中的第四方。
顺着这个链条走下去,证券化债务产品最终会以投资收益的形式将贷款偿还交给第四方。
债务证券化简史
第一批重商主义公司在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成为大英帝国主权债务证券化的工具。
据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的研究人员称,英国通过将债务转移给最富有的公司来重组其债务,而这些公司又出售由这些资产支持的股票。
这一过程如此普遍,以至于到1720年,南海公司和东印度公司持有近80%的英国国债。这些公司本质上成为了英国国库的特殊目的载体(SPV) 。
最终,对这些公司股票脆弱性的担忧导致英国人停止证券化,转而专注于更传统的债券市场来筹集资金。
20世纪70年代债务证券化的复兴
此后的200年里,债务证券市场几乎不存在。1970年,美国二级抵押贷款市场开始出现第一批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1983 年,房利美推出首批抵押贷款债券,债务证券化市场由此开始腾飞。
如果没有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 Mae)对首批抵押贷款转手证券的担保,这一过程就不可能存在。
在吉利美(Ginnie Mae)成立之前,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个人贷款。由于这些贷款尚未证券化,很少有投资者有兴趣购买。
政府支持的转手型抵押贷款对二级抵押贷款交易员来说是一个启示。它们当时被视为安全的投资。继吉利美之后,房利美和房地美也相继效仿。
房利美于 1983 年发行了首批抵押贷款债券 (CMO),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局面。国会则加倍重视 CMO,创建了房地产抵押贷款投资渠道(REMIC) 来促进 CMO 的发行。
到2000年,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交易规模已达4万亿美元。它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当时许多抵押贷款违约。在经历了大约五年的无人区之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强势回归。到2021年,其总额接近12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