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银行必须持有且不得贷出的准备金(或现金存款)比例。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可贷资金就越少——但这些额外的现金也能防止银行倒闭并改善其资产负债表。尽管如此,当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这被认为是紧缩性货币政策;而当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则被认为是扩张性货币政策。
如果美联储决定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就需要减少现金持有量,从而能够增加向消费者和企业发放的贷款数量。这将增加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增长,并推高通货膨胀率。
要点总结
-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对银行的要求,即银行必须保留一定的存款准备金,也就是必须持有而不能贷出的超额现金存款。
- 提高该比率会产生紧缩效应,因为发放的贷款会减少,但这同时也巩固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 如果美联储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就需要持有更少的现金,从而可以发放更多贷款。
什么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美国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国家经济的手段之一。它需要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取得平衡。如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虽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也会加速通货膨胀;如果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则旨在降低通货膨胀,但也会抑制经济增长。
美联储实施扩张性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三种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 贴现率
- 准备金率或准备金要求
- 公开市场操作
存款准备金率如何影响经济?
存款准备金率规定了银行必须持有的现金储备金额。银行可以将现金存放在金库中,也可以将其存放在当地的联邦储备银行。具体的存款准备金率取决于银行的资产规模。存款准备金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存款准备金率 = 法定存款额(美元)/ 存款额(美元)
当美联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它减少了银行必须持有的现金储备,从而使银行能够向消费者和企业发放更多贷款。这会增加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并促进经济增长。但消费活动的增加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例子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美联储将存款准备金率定为 11%。这意味着如果一家银行有 10 亿美元的存款,它就需要有 1.1 亿美元的准备金(10 亿美元 x 0.11 = 1.1 亿美元),因此可以发放总额为 8.9 亿美元的贷款。
现在,假设央行希望使其货币政策更加宽松,鼓励更多贷款以刺激经济活动。为此,它将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0%。现在,一家拥有10亿美元存款的银行需要储蓄1亿美元,可以贷出9亿美元(而不是之前的8.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