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準備金率是指銀行必須持有且不得貸出的準備金(或現金存款)比例。存款準備金率越高,銀行可貸資金就越少——但這些額外的現金也能防止銀行倒閉並改善其資產負債表。儘管如此,當存款準備金率提高時,這被認爲是緊縮性貨幣政策;而當存款準備金率降低時,則被認爲是擴張性貨幣政策。
如果美聯儲決定通過擴張性貨幣政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就需要減少現金持有量,從而能夠增加向消費者和企業發放的貸款數量。這將增加貨幣供應量,促進經濟增長,並推高通貨膨脹率。
要點總結
- 存款準備金率是中央銀行對銀行的要求,即銀行必須保留一定的存款準備金,也就是必須持有而不能貸出的超額現金存款。
- 提高該比率會產生緊縮效應,因爲發放的貸款會減少,但這同時也鞏固了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 如果美聯儲通過擴張性貨幣政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就需要持有更少的現金,從而可以發放更多貸款。
什麼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是美國政府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國家經濟的手段之一。它需要在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之間取得平衡。如果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雖然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但也會加速通貨膨脹;如果採取緊縮性貨幣政策,則旨在降低通貨膨脹,但也會抑制經濟增長。
美聯儲實施擴張性或緊縮性貨幣政策的三種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 貼現率
- 準備金率或準備金要求
- 公開市場操作
存款準備金率如何影響經濟?
存款準備金率規定了銀行必須持有的現金儲備金額。銀行可以將現金存放在金庫中,也可以將其存放在當地的聯邦儲備銀行。具體的存款準備金率取決於銀行的資產規模。存款準備金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存款準備金率 = 法定存款額(美元)/ 存款額(美元)
當美聯儲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時,它減少了銀行必須持有的現金儲備,從而使銀行能夠向消費者和企業發放更多貸款。這會增加國家的貨幣供應量,並促進經濟增長。但消費活動的增加也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加劇。
例子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美聯儲將存款準備金率定爲 11%。這意味着如果一家銀行有 10 億美元的存款,它就需要有 1.1 億美元的準備金(10 億美元 x 0.11 = 1.1 億美元),因此可以發放總額爲 8.9 億美元的貸款。
現在,假設央行希望使其貨幣政策更加寬鬆,鼓勵更多貸款以刺激經濟活動。爲此,它將存款準備金率降至10%。現在,一家擁有10億美元存款的銀行需要儲蓄1億美元,可以貸出9億美元(而不是之前的8.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