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投資組合策略.上一直存在着兩個派系,一爲集中派,一爲分散派。兩者都有一個很好的比喻,集中一派爲: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然後看好它。分散一派爲: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爲什麼要說集中投資和分散投資的問題呢?原來在證券投資界始終存在提高收益與降低風險的平衡策略。集中一兩隻確定性非常之高的股票,如果一旦公司經營按其預期發展,肯定會得到遠高於股市的平均收益,但如果公司一旦經營與預期背道而馳,那麼股價肯定會一落千丈, 青定會得到不斷加大的負收益。所以,從投資者動機願望出發集中投資的目的是爲了得到更高的投資回報。分散30~40只或更多股票投資,-是爲了克服、迴避或降低對於公司經營管理的不確定影響,是典型的以量的多數來提升質的優勢,也就是常言所說的,沒有一定的數量就沒有一定的質量;二是爲了平滑單一股票可能造成重大風險損失。因爲單一股票在分散組合中只佔有很小權重,即使這一隻股票全部損失,也只佔投資組合總值的很小比例。如投資組合100萬元,平均分散50只股票,其中一隻全部損失也只佔比2%。所以,從投資者的初衷來講,分散組合投資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或更低地降低股票投資風險。
股票到底是集中好還是分散好呢?本人認爲絕對集中或絕對分散都是不可取的。如果只是集中於-兩隻股票, 你又不是這一兩家公司的高管或大股東,那你在面臨不確定因素時,將給你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財務上的單一重大風險。 這也就是說,集中持有一兩隻股票,你起碼要與該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一樣瞭解經營管理情況和未來發展前景。再就是在中國A股市場上,也很難找到值得你把所有資本長期押注上面的好公司,同時還要有無限耐心等待好公司出現的好價格(大幅下跌),否則就叫作風險不可控。但如果一味採取分散策略,同樣也是失之偏頗的。一是你不可能將A股市場2000多隻股票或滬深300指數股票平均都買上一點兒,以取得股市平均收益水平;二是你如果買上30~40只股票,如果你不是全職投資者,則將會存在顧此失彼的情況。就像美國百老匯主持人比利.羅斯所說:如果你有40個妻子,你不會對任何一個有清楚的瞭解。對公司經營、管理和財務等進行定期跟蹤檢查可能出現遺漏,特別是對重大事件的遺漏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以至影響你投資組合的整體收益率。
過分地強調集中投資或分散投資,這兩個極端都不能合理有效地正確處理提高收益與控制風險的關係。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集中投資,也沒有絕對的分散投資。到底持有多少隻股票爲宜呢?我認爲,中庸一點兒的考量還是妥當一些,投資組合根據自身能力和實際情況,相對集中或相對分散不失爲好的選項。投資組合的前提有三個。一是你對企業 瞭解的程度;二是你的資本量多大;三是你對收益和風險的期望值和心理承受力。我想,作爲一般散戶投資者只要利用小部分時間和精力,就有能力瞭解、跟蹤和檢驗10只左右的股票。如果資本量爲中等的投資者,我認爲10只以內的投資組合應該算是合理一些,這比較符合相對集中或相對分散式的投資組合策略,能比較合理地平衡投資收益與風險的關係問題。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若你10只股票的組合不能集中於一兩個行業之中,最好是均勻分佈於四五個行業之內,以避免行業板塊可能出現的整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