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市場上,一般人都會認爲在短期內上升50%、100%甚至更大幅度的股票纔是大牛股,最好是連續上漲5個、10個甚至更多的漲停板,這樣的股才值得追求的。不錯,在中國A股歷史,上,不止一次地出現過這樣的今古奇觀。奇觀主要出現在ST板塊,ST個股借殼上市、停牌重組、資產注人等成爲ST連續暴漲的噱頭。如2007年ST仁和,首日重新掛牌即暴升12倍。ST幸福被華遠地產借殼後,連拉22個漲停板。因股改“沉寂”近4個月的ST長控,復牌首日便創下國內A股1083%最驚人漲幅,最高漲幅一度達到1381%!" ST金泰在某利益集團的操縱下,連續出現42個漲停板,這成爲中國股市,乃至世界股市的曠世奇觀。不過,操縱股價的人也因此難逃牢獄之災。但在此中賺了近千萬的一位女明星好像無事,我想,說不定她纔是真正的股神呢。2012年5月隨着大股東的獲釋," ST金泰妖氣重現江湖,令二級市場股價飆漲,從5月28日至7月3日連續收出了12 個漲停後,便“一字跌停”5個交易日。此類現象在A股市場時有發生,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有識之士並未把這樣的股票說成“大牛股”,也未把它們當成“大牛股”,而是給它們授予了一個不甚恭敬的“尊稱”: “大妖股”。
一部《西遊記》精彩描寫了孫大聖伏魔降妖的驚險故事,也描述了各類妖魔鬼怪、魑魅魁魃種種害人的狡詐伎倆和血腥殘忍。在股市上可以想象與“妖股”共舞的下場。“妖股”的一般特徵是業績太差,股價較低,內幕複雜。在你感覺它是“妖股”想買人賺一把 時,它的股價會連續一字封停板,中途不會給你機會,直到“電梯”到達頂層,操縱者纔會打開“電梯門”,讓急於發橫財的人湧人,在把股票高價賣出之後,操縱者會封死“電梯門”,讓股價連續一字跌停板,直到負一樓可能纔會打開“電梯門”,這時驚魂未定、傷痕累累的高位接盤者又會不計損失奪門而逃。除利益集團圈內人外,如果運氣好,你在它未成“妖”之前意外買人,在它成“妖”時趕快腳底抹油走人了事。這樣的運氣可能比買彩票中頭彩的概率還低,風險卻與彩票相差無幾。作爲一般的散戶面對“妖股”,在毫無優勢的情況下(除非有可靠的內幕消息,不過這又要涉及法律問題了),最好是敬鬼神而遠之。如果你確實運氣特別好,碰到了一隻“妖”股,碰巧又全身而退,那這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也是一件不可複製的事。
前面說了不要把“妖”股當牛股。“妖”股無規律可循,也無相關的量化指標可用。但大牛股是有規律可循,也是有相關的量化指標進行大致的衡量。
大牛股從價值投資的角度定義:指在10年內能夠增長5~10倍的股票,也就是在10年內收益能夠保持近18%~25%複合增長率的股票。大牛股一般具備三大特徵:低預期、高增長、穩分紅。低預期、高增長就是某個公司未來盈利長期平均穩定保持20%的增長(價值投資者對於公司分析判斷只有依據公司歷史表現),由於受到某種非重要原因影響,盈利增長水平而被市場普遍看低或產生市場偏見,導致對公司盈利預期降低和股票價格走低。穩定的分紅對外表明公司經營長期保持穩健,否則分紅是不會持續下去,也難長期保持相對穩定的。
另外,還可以利用四大指標來作爲選拔衡量大牛股的參考指標:一是市盈率可能略高於市場平均水平;二是分紅與市場平均水平持平或略高;三是增長略高於市場公司平均水平;四是市盈率歷史平均水平小於25倍,也就是說市盈率不能太高。市盈率太高將吞噬你初始幾年的增長率,使你的牛股增長目標變得艱難。
從過去10年的股市看,容易產生大牛股的行業板塊主要有:一是快速消費行業(如白酒行業、食品行業等);二是金融行業(如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中信證券等);三是醫藥行業(如雲南白藥、天士力、馬應龍等);四是零售連鎖商業(如蘇寧電器、鄂武商等);五是資源行業(如鹽湖集團、包鋼稀土、廈門鎢業、馳宏鋅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