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巴菲特從不投資他“能力範圍”之外的公司?
巴菲特從不投資他不瞭解的,或是在“能力範圍”之外的公司。在巴菲特看來,任何投資者只要花時間對某個行業或是某個公司切身地參與或是切實地做一些調查研究,都能夠獲得相關資料,從而熟悉某些行業或自己感興趣的公司企業。擴大自己的“能力範圍”。巴菲特常說:“一個人一生中不需要正確很多次,只要在極爲緊要或關鍵的時候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就行了。”在他6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其中12次正確的判斷決定了他的成功,爲他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與此相反,很多投資者將自己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用在投資上,他們對自己難懂甚至不懂的行業或公司最感興趣,對普普通通、容易瞭解的公司和行業沒有感覺。在這些充滿好奇心的投資者看來,普普通通的生意缺乏挑戰性和新奇感,令人提不起精神,而追求新鮮事物則讓人感到興奮刺激。殊不知這正犯了投資的大忌。
將鉅額資金投到自己看不懂的東西上,其實是懷着賭博的心態,妄想僥倖成功,這樣做風險巨大。稍有閃失,就會傾家蕩產,血本無歸。
巴菲特從不賭博,他首先關注的是確定性和安全。格雷厄姆教會他的最重要的投資原理就是安全邊際理論,這一點在他6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始終堅持。他認爲,買賣股票不是爲了在人們面前炫耀自己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是爲了投資,是爲了獲取豐厚的利潤。
所以,跟那些在股票投資市場上追求“刺激”的投資者不同,巴菲特寧願追求“悶”或是“枯燥”,他總是對那些非常簡單易懂的公司、業務簡單明瞭的行業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