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不投資網絡科技股的啓示?
在美國科技股創造10倍速股價大漲的20世紀90年代,巴菲特也堅持他不懂科技股而不投資的理論。他之所以“避開”網絡科技股,是因爲他覺得無法更多地瞭解該產業,與其涉入高風險的投資,不如“穩紮穩打”地投資自己所熟悉的領域,因爲巴菲特的信念之一是“投資易於瞭解的企業”。儘管此舉使得伯克希爾的收益達不到標準普爾指數的漲幅,但巴菲特仍不爲所動。
美國的《巴倫週刊》雜誌爲此把他做成了封面人物,標題是帶有嘲諷式地說“沃倫,你哪兒錯了?”
隨着2000年網絡科技股神話破滅,他才受到投資大衆的肯定。時間和財富證明了巴菲特投資觀念的正確。
當人們問及巴菲特成功的經驗時,他十分形象地解釋道,他成功的祕訣很簡單,就是專門挑那些一尺高的欄杆來跨過去,而不是專挑那些七尺高的欄杆嘗試着躍過去。
巴菲特認爲:“一定要在你自己能力允許的範圍內投資。能力有多強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正確地評價自己的能力。”投資者成功與否,與他是否真正瞭解這項投資的程度成正比。而選擇簡單易懂的公司無疑正是一種極其聰明的投資選擇。
巴菲特之所以能夠保持對所投資的企業有較高程度的瞭解,是因爲他有意識地把自己的選擇限制在他自己理解力能夠達到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