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去蛇來,萬象更新!辭舊迎析之際,鄭博士又將全球“逆向投資之父”大衛·德雷曼( David Dreman)的傳世經典之作——(逆向投資
策略》的第4版譯成了中文,“泊”來中國。無疑,這是鄭博士獻給中國投資者的一份最好的新年禮物。
之所以將這份禮物稱之爲“最好”,就在於投資者可以從書中找尋到不確定的投資市場上藏着的那粒確定的思想種子:一顆總會生根發芽,釋放光芒,並且內含贏的祕密的種子。
需要提醒的是,這粒思想種子,是大衛·德雷曼系統地總結自己30多年征戰華爾街的經驗與教訓的結晶,由34則濃縮而成的具體的心理學指導原則構成。
談到投資者的心理和行爲,大家自然會想到“市場先生”。這個源起
於證券分析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的寓言故事,對後世的投資行爲帶來了明顯的正能量與好聲音。股神沃倫·巴菲特對此也說過,“爲了使自己的情緒與股票市場隔離開來,總是將‘市場先生’這則宮言故事謹記在心。
格雷厄姆認爲,市場先生有個可愛的特點,即他不介意被人冷落,
如果市場先生所說的話被人忽略了,他明天還會回來並同時提出新報價。市場先生對我們有用的是他口袋中的報價,而不是他的智慧,如果市場先生看起來不太正常,你就可以忽視他或者利用他這個弱點。但如果你完全被他控制則後果將不堪設想。其實,一定程度上,德雷曼在書中講的就是如何讓投資者不被“市場先生”所控制,尤其是不被市場先生的情緒所誤導並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正因如此,德雷曼提醒投資者:股市通常是在投資者情緒驅動下,出現價格脫離內在價值的情況。他接着說.如果想戰勝市場,最好的辦就是堅持逆向投資原則,也就是說,要利用其他投資者的錯誤來尋找利潤點,尋找那些被低估的股票,同時迴避那些被高估的股票。被低估的股票價值終將被市場所發現,而被高估的股票價格也終將實現其價值的迴歸。
在許多人看來,所謂“逆向投資”就是和多數人的投資行爲相反的“高見”。假如按此理解德雷曼的逆向投資原則.那就大謬了。事實上.德雷曼以行爲金融學爲基礎,即股資心理學作爲“逆向投資”的理論武器,動用了作者及其他人幾十年來的經臉數據、成功心得和失敗教訓,逐條反駁了時下仍長期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效率市場理淪”的每個假設,最終得出屬於作者自己的獨特的投資心理學指導原則。不僅如此,理論研究之後,作者還通過大樣本統計檢驗配上自己的投資實證研究,從而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完善與發展了實踐與實戰性很強的“逆向投資體系”。
被低估的股票價值終將被市場發現,而被高估的股票價格也終將實現其價值的迴歸。這一結論,在中國股市同樣適用。在去冬今春的跨年度行情中,以銀行股爲首的大盤藍籌股價值的迴歸與以中小板、創業板爲首的小盤高估值股票價值的迴歸,就是最好的證明。
實戰中,我們常常感嘆.即使我們有了最優的資金管理、好的交易方法,但是由於貪婪與恐懼,慾望與痛苦,又讓我們偏離了走向成功的道路。因此,情緒與心理的管理,對於成功交易亦舉足輕重。令人高興的是,德雷曼在其《逆向投資策略》第4版中,進一步完善了自己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投資範式,對股市投資中的情感理論與神經經濟學也作了專門的討論。其中所內含的贏的祕密之養料值得大家汲取。願廣大投資者在成功之路上與大衛·德雷受一路同行!是爲序!
經濟日報(集團)社高級編輯
證券日報社資深副總編揮馬方業
2013年2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