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有哪些不同風格類股票?投資收益率概況如何?

  |  

股市投資風格輪換狙擊

美國股市不同風格類股票投資收益率概況

美國的基金經理人習慣於不斷地在小盤股、大盤股、成長型股票.價值型股票之間進行換手,這種“風格化投資”在華爾街全面盛行。總的來看,歷史數據顯示小盤股表現優於大盤股,價值型股票表現優於成長型股票。

PE和PB比較低的股票通常被稱爲價值型的股票,PE和PB比較高的股票被稱爲成長型的股票。在美國,價值型股票集中於石油、汽車、金融和大多數公用事業,成長型股票集中於高科技企業,如製藥、通信和計算機等。

從近40年的長線結果來看,價值股收益率高於成長股,小盤價值股最高,小盤成長股最低,這與我們的常識剛好相反。

大盤股和小盤股

從整體統計結果看,大盤股和小盤股的長線投資收益非常接近,但兩者表現出很明顯的階段性強弱輪動。1945~1960年期間,小盤股表現不及大盤股;1960~1975年期間,小盤股略強於大盤股;1975~1983年期間,小盤股年複利回報率達到35. 3%,超過大盤股15. 7%的2倍,9年間小盤股總體問報率超過14倍;1983~2000年期間,小盤股表現低迷,不如大盤股。


小盤股表現最出色的1975~1983年處於美國股市16年大箱型整理的後半段,這時期,美國經濟正從大蕭條後最嚴重的經濟下滑中復甦,同時,國際經濟形勢動盪不安,企業外圍經營不穩定,大企業的前景不明朗,而中小企業船小調頭快,中小企業因此得以在經濟走出蕭條過程中表現出色。除了1975~1983年這8年的經濟動盪期之外,大盤股整 體收益水平要好於小盤股,這反映了規模效益的優勢,同時也反映出美國經濟各行各業競爭格局日益趨向集中的大趨勢

價值股和成長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很難相信會再次出現大蕭條和股崩,人心穩定,百業待興,1945~ 1966年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150點一路上漲到1000點。60年代,費雪的成長股投資理念開始興起,整個60年代美國股市經歷了從成長到概念的狂熱。1966~1982年,指數在1000點高點和600點低點之間震盪了16年。震盪期間,股指在1972 年底、1976年底和1981年上半年形成了三個階段性高點,而1972年底的高點是“漂亮50”(美國50個大盤成長股)的大漲形成的:1972~1974年股市大幅下跌過程,成長股下跌幅度要遠大於價值股。1976 年底股指的高點是價值股的上漲形成的,休現出成長股賺錢效應破滅後,市場投資風格取向發生了變化,價值股受寵。1972年的“成長股”推動股指高點與1976年的“價值股”推動的股指高點,兩個高點間隔週期達4年之久。1981年上半年的股指高點仍然是成長股的衝高造成的,與1976年的高點再次間隔4年左右。1982 年8月,美國股市大牛市開始,價值股一路領先於成長股到1989年上半年,長達7年之久,然後成長股開始發力,從1989年下半年迅猛上漲到1991年底,持續兩年半時間,此後價值股再度領漲兩年,1994年初成長股開始發力,一路狂飆6年至2000年。

重點:在股市低迷階段,價值股較成長股抗跌,在股市上漲的前半段,價值股往往表現優於成長股,隨着股市的上漲,投資者情緒開始日趨樂觀,股市上漲的後半段,成長股表現越來越好,最終形成股市的頂點。但高點並不都是由成長股加速上漲形成的,在股市的長週期震盪階段,價值股衝高同樣會形成股市高點,兩種風格有輪換表現的傾向。

另外,有關統計資料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日曆現象,每年的一月份,價值股(無論;大盤小盤)上漲幅度都遠大於成長股,小盤股(無論是價值股還是成長股)上漲幅度遠大於大盤股。這可能是因爲一月份作爲一年新的開始,投資者開始尋找新的潛力股和調整一年來的投資思路,而所謂價值股,其實大多都是因爲處於發展前景不被人看好的行業,投資思路的調整對其價值重估十分有利;同時,年初對未來經濟前景的展望也使小公司的成長潛力得到更多的挖掘。

經濟轉型時期,與經濟穩定增長時期不同,價值股領跌,成長股反而先行企穩並反彈,中國也出現了同樣現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30日負乖離率過大買入 買點與分析及操作要點

買點及原因分析30日負乖離率過大是中、短綫買入時機。一般來說,股價在30日均綫之上運行的股票屬於強勢股,在30日均綫之下運行的股票是弱勢股。多數投資者都有極強的中、短綫投機心理,都希望買瞭股票就上漲或買入上升趨勢中即在30日均綫之上的強勢股,而遠離在30日均綫轉換的。

5日均綫和10日均綫

均綫大多是主力操盤手臨盤決策的依據,所以散戶朋友對此應該有所洞悉,探明主力操盤軌跡是你首先要弄清楚的事情。今天先講攻擊綫(5日均綫)和操盤綫(10日均綫)。攻擊綫所謂攻擊綫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5日均綫。有的朋友覺得很可笑,五日均綫還用講嗎,這個傻瓜都知道。事實上問題就齣在這裏,越簡單的你反而不會花大力氣去學習深究其裏。

KDJ指標的止損要則

止損要則KDJ指標的止損,關鍵是看指標中KD線的變化情況。如果行情出現買入信號,投資者根據信號的指示買入建倉,但是行情不久就出現了下躍走勢,且躍穿了10MA平均線,那麼通常KDJ指標的K線也會出現下穿50的情況。這個時候,通常預示着行情有可能中途夭折,所以投資者必須警惕危險信號。

隨機指標背馳準確性高

綜合了動量觀念,強弱指標與移動平均線的優點——隨機指數是敏感的指標工具。它在圖表上是由%K是%D兩條線所形成的,因此也稱KD線。行情是一個明顯的漲勢,會帶動K線(快速平均值)和D線(慢速平均值)向上升。漲勢開始遲緩,則會慢慢反映到K值和D值,使K線跌破D線,此時中短期跌勢確立。

摘星脫帽指的是什麼?如何把握摘星脫帽股的投資機會?

摘星脫帽是指實行特別處理的個股恢復成正常交易的個股,去掉ST或* ST特別處理標誌。股票摘掉ST或* ST的帽子後,出現漲停是一種常見的盤面現象。摘星脫帽就意味着企業遠離退市風險,對股票持有者來說可謂長舒了一口氣,對其莊家來說更是陰霾盡去,不來幾個漲停難解心頭之恨,所以漲停也就順理成章了。

KDJ指標的實戰經驗應用(一)

在券商傳統常用的錢龍軟件中,技術指標就有幾十中,讓新股民投資者無所適從,隨着電腦的普及,特別是股票專業軟件的不斷創新,一些股票軟件帶有自編指標函數,更讓技術指標愛好者樂此不疲勇於改編創新,網上流行的指標更是成千上萬,也讓老股民指標目不暇接,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無非價量均線不同組合表達方式的變異,

均綫炒股技巧!10日均綫買賣戰法

10日均綫買賣戰法 操作 上以"順勢而為,波段操作"為好。那怎樣波段操作呢?簡單講就是按照均綫,個股運行下破10日均綫,同時10日均綫嚮下運行,這是波段頭部,要賣齣獲利; 而當個股在30日、60日均綫獲得支撐,或者個股突破趨勢壓力綫,或突破長時間盤整,那就是安全的買入機會。

MACD柱狀綫“抽腳”波段買賣操作運用

MACD柱狀綫在0軸之下時用綠色柱綫錶示,簡稱為“綠柱”。在下跌過程中,柱狀綫會在0軸之下不斷嚮下發散,這是由於快綫DIF帶動慢綫DEA嚮下運行,並且DIF不斷遠離DEA。

頭肩形態與MACD指標結閤實戰應用

頭肩形態形成的過程中,MACD指標往往形成經典的項底背離形態。在頭肩底形態中,其頭部形成時,MACD會齣現“DIFF綫與股價底背離”的看漲信號。之後股價上漲,當右肩形成時,DIFF綫往往嚮上突破零軸然後迴調,得到支撐後再次嚮上。反之,在頭肩頂形態中,其頭部形成時,MACD會齣現“DIFF綫與股價項背離”的看跌信號。

江南紅箭K綫圖(2009.10-2010.3)的趨勢是什麼樣的?

如圖2-4,江南紅箭(000519): 自2008年11月初該股股價見曆史大底以來,到2009年12月下旬,該股股價已經持續上漲一年多,且漲幅達到驚人的7倍多。2009年12月下旬該股股價已到達曆史高位,進入高位橫盤築頂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