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喫豆人?
Pac-Man 是一種高風險的惡意收購防禦策略,目標公司試圖通過購買大量股票來獲得競購公司的控制權。這種報復措施旨在阻止潛在買家。
喫豆人防禦遊戲以 1980 年在日本流行的視頻遊戲命名。在遊戲中,玩家會遇到幾個幽靈追趕並試圖消滅它。除了喫掉迷宮中的所有小白圈外,遊戲的目標就是反擊併吞噬這些同樣好鬥且意志堅定的掠食者,而這一壯舉只有在消耗了被稱爲能量彈的閃光點後纔有可能實現。
概要
- Pac-Man 是一種惡意收購防禦策略,其中目標公司試圖獲得對其競標的公司控制權。
- 這項報復措施旨在阻止潛在買家,或者削弱他們的地位。
- 喫豆人防禦通常只被視爲最後的手段,因爲它們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給公司帶來財務困境。
- 實施喫豆人策略需要花費大量資金,並可能導致公司承擔過多債務並被迫出售資產。
理解喫豆人
在正常的商業慣例中,想要收購另一家公司的公司會與目標公司的董事會(B of D) 進行友好接觸。在權衡了各種選擇之後,目標公司可能會禮貌地拒絕,從而導致有意收購方放棄收購。
但有時,潛在買家可能決定不放棄。相反,他們可能會選擇堅持到底,直接與公司股東聯繫,爭取足夠的支持來更換管理層,並有可能獲得收購批准。
如果收購進展變得不利,目標公司董事會可以使用多種手段來讓潛在買家的日子不好過。這些手段包括採用毒丸防禦、建立交錯董事會結構、尋找白馬王子或採取喫豆人路線。
後一種選擇是,通過提出收購要約來扭轉局面。目標公司不會放棄,而是變得積極進取,回購自己的股票併購買收購公司的股票,希望此舉能嚇跑不速之客。
對喫豆人的批評
Pac-Man 是最危險的反收購措施之一,通常只被當作最後的手段。實施這種防禦措施所需的資金可能相當可觀,會剝奪原本可用於鞏固公司地位的資源,並導致股東在未來幾年遭受損失和股息減少。
如果目標公司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實施這一戰略,那麼它可能被迫出售自己的資產來籌集必要的資金。如果出售的資產是公司的核心資產,那麼可以合理地假設持續經營將受到損害。
戰爭基金旨在用於收購,但也可以用於防禦策略。它們通常由可以快速使用的流動資產組成,例如短期投資、銀行存款、現金和國庫券。
或者,目標公司可能會選擇通過舉債來籌集資金進行防禦。增加槓桿意味着增加利息支出,並可能使公司的財務狀況捉襟見肘 資產負債表,使其更容易受到意外市場衝擊的影響。
喫豆人防禦的另一個主要缺陷是時間。精心安排這些措施會分散管理層對日常業務運營的注意力,從而可能導致其他重要問題被忽視。
現實世界的例子
喫豆人防禦系統所帶來的危險讓許多公司不敢嘗試這條路。不過,那些足夠勇敢和絕望採取這種極端行動的人可以從少數此類方法取得成功的案例中得到鼓舞。
喫豆人防禦法於 1982 年首次成功運用。在積累了 Martin Marietta 的控股權後,Bendix Corp. 準備接管其目標公司。
然而,馬丁·瑪麗埃塔卻另有打算,他們通過出售化學、水泥和鋁部門進行報復,並借入超過 10 億美元來應對收購。瑪麗埃塔購買了大量 Bendix 股票,但兩家公司都因此遭受了經濟損失。
儘管瑪麗埃塔的目標是實施喫豆人防禦戰略,但最終聯合公司收購了本迪克斯,這被認爲是一種白馬王子防禦戰略。
1988 年,美國品牌成功發起了一場 Pac-Man 防禦戰,收購了試圖以 27 億美元收購它的公司 E-II Holdings Inc.。美國品牌通過現有信用額度(LOC) 和商業票據私募爲此次合併提供資金。
另一個例子是汽車公司保時捷試圖收購大衆。從 2005 年開始,保時捷試圖通過購買大量大衆股票來收購大衆。當保時捷在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遭遇財務困難時,大衆實施了喫豆人防禦,併購買了價格下跌的保時捷股票,最終在 2012 年直接收購了保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