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夫的賣出策略是什麼?
溫莎基金的成功在於它對賣出策略與它執行的買入標準同樣重視。奈夫把賣出決策視爲最艱難的投資決策。賣出的理由有兩個:第一是基本面巳經惡化了,也許一開始就在公司分析方面搞錯了,在半年或一年後的盈利或預期盈利增長可能被證明是遠遠低於購買決策時的估計數字。投資組合中的每隻股票都必須具有“滑楚直觀的增長潛力”。如果數據已經惡化,那麼最好是打消你的自豪感儘快退出。“如果我們對一隻股票的最好評價是它可能不會下跌’那麼,你應該考慮賣出。
顯然,對奈夫和他的團隊以及任何投資者來說,每天詢問自己是否因爲過去的熱情或留戀感情,而不是因爲基於盈利增長的升值潛力而堅持持有一隻股票,這樣的自我批評是非常困難的。
由於自身決策錯誤並受到外部因素嚴重影響造成基本面惡化而決定股票的賣出時機已經夠難的了,更何況要決定成功選擇股票的賣出時機。奈夫說,當價格接近於期望值一—股價從被低估到合理定價時,這樣的股票應該賣出。但要說出股票的合理價格同樣很難:“成功的股票不可能告訴你賣出的時機”
如果投資的基本標準保持持續有效的話,他樂意持有3年、4年甚至5年(他的平均持有期是3年)。然而,他清楚地知道持有的時間可能太長。“很多投資者持股時間太長是因爲它給他們帶來熱切的希望—尤其是當逆市交易觀點被證明是正確的時候。因爲如果他們提前賣出,他們就失去了吹牛的資本。
此外,投資者都不願意失去他們認爲將是最好的收益部分,他們會因爲看到自已已經賣出的股票第二天繼續上漲而懊惱。因此,他們堅持持有,以避免可能面臨的遺憾他們決意獲得最大程度的回報。奈夫說,他沒有聰明到能夠每次在價格高峯時拋出並捕獲所有收益機會的程度,他逢高賣出,樂意留一部分上升空間給後來的買方。市場或特定股票發生恐慌性拋售的風險太大,能以內在基礎價值賣出就足夠了特別是當賣出股票後的資金可以用於購買其他價值低估股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