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類資產與中國股市大盤走勢歷史案例分析
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回顧得越遠,可能前瞻得越遠.”
以下我們將從大類資產對資金吸引力的角度來分析中國股市的數次大波段波動。
1996年以來的A股走勢大被段如下:
1996年1月~1997年5月,上證A股指數從512.83點上漲到1510.17點;
1997年5月~1999年5月,上證A股指數從1510. 17點下跌到1 047.83點(1997年7月亞洲金融危機);
1999年5月~2001年6月,上證A股指數從1047.83點上漲到2245.43點;2001年6月~2005年6月,上證A股指數從2245.43點下跌到998.23點;2005年6月~2007年10月,上證A股指數從998. 23點上漲到6124.04點;2007年10月~2008年10月,上證A股指數從6124.04點下跌到1 664.93點;2008年10月~2009年8月,上證A股指數從1664.93點上漲到3478.01點。1996年1月~1997年5月,上證A股指數從512.83點上漲到1510.17點
1996年I季度~1997年2季度的GDP同比增長率爲:10.9%、10. 3%、10%、10%、10. 4%。1997 年3季度降到10%以下,最低到1998年2季度的7.2%,到2003年1季度才重新回到10%以上。
(1)貨幣:1996年貨幣總量(M1) 28 514. 8萬元,1997年貨幣總量(M1)爲34 826. 3萬元,分別同比增加18. 88%和22. 13% ,增長率爲歷年較高水平。
(2)固定收益類資產:1996年1~4月,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爲10. 98%,5~7月爲9.18%,1996年8月~1997年9月爲7.47%。從1996年1月~1997年5月,全國消費價格總指數從109%- -路下滑到102. 80%。隨後一直到負數,負數幾乎是持續到2003年初纔開始轉正。所以,從1996年1月到1997年5月,如果以歷史同比數草據作爲未來物價的預期,則心理層面的實際利率實際上一直處於攀升狀態,從1.98%(10.98% -9%)一直攀升到4.67%(7.47% -2.8%)。
從1996年1月~1997年5月,國債發行了4608. 27億元,企業債72.20億元,金融債1687. 62億元,合計6 368.09億元。
(3)房地產:本階段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尚未起步。
(4)其他權益類投資:1996和1997年中國的投資率(固定資產投資佔GDP的比重)呈現快速下降的狀態,從1995年的40.29%下降到1996年的38.813%和1997年的36. 699%。
(5)商品投資:企業存貨佔GDP的比例出現快速下降,從1995年的7.253%下降到了1996年的6. 387%和1997年的4, 902%。
(6)跨境資金流動:1996年1月~1997年5月期間,中國尚未加入WTO,貿易順差處於較低水平,外匯儲備爲負。
從上面的各大類資產的基本狀況來看,1996~1997年,貨幣大量發行以刺激經濟,而中國實業投資狀況不佳,資金流人減速,房地產投資尚處萌芽階段,定期存款等準貨幣品種在經過1994. 1995兩年的高達40%以上的暴增之後開始臧速,在商品投資方面,企業也開始了去庫存階段,資金流出。而1995年底的股市, TTM市盈率處於20倍以下的水平,1996年1季度~1997年2季度中國GDP增速一直保持在10%以上,市場對經濟前景預期樂觀,股票從投資價值上的確具備相當的吸引力,同時,股市融資開始加速,A股流通市值佔GDP的比重由1995年底的1. 3%上升到1996年底的3. 5%和1997年底的6. 2%。
在這種宏觀背景下,股市具有相對吸引力,資金陸續流人股市,上漲指數從512. 83點上漲到1510.17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