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風格轉換樣本簡要分析(2000~2009年)
大盤股和小盤股
2000年初~2009年底10年間,大盤股指數上漲了204. 36%,中盤股上漲了213. 91%,小盤股上漲了188. 76%,總體差距不大。但是在股市漲跌的不同階段,大患盤股和小盤股表現出了不同的投資收益。
價值股和成長股
2000年初~2009年底10年間,高市盈率(成長股)上漲21. 79%,中市盈率指數上漲139. 63% ,低市盈率指數上漲451. 05%。這與美國股市價值股好於成長股的規律一致,但低PE所代表的價值股與高PE所代表的成長股的收益率差距又似乎顯得過於巨大。這可能是因爲,中國作爲發展中國家,上市公司規模普遍偏小,因此,收益率的差距也更接近於美國小盤價值股和小盤成長股的收益差距。
2002年1月29日~2002年6月25日股市迎來大幅下跌後第一次像樣的反彈,期間高市盈率(成長股+概念股)指數上漲35. 80% ,低市盈率股(價值股)指數上漲23.08%。反映了2001年上半年股市高峯階段炒作成長股和概念股的投資理念及運作資金在半年後股市反彈中的延續。
2003年1月6日~2003年4月16日這波熊市反彈行情,成長股和價值股同時啓動,但在高位盤整兩個多月後,價值股向上突飛猛進,而成長和概念股漲勢乏力。整個反彈行情,代表成長和概念股的高PE指數僅僅上漲9, 56%,價值股上漲了25.93%。
在2003年11月13日~2004年4月7日三年熊市最大一波反彈行情中,以高市盈率爲特徵的成長和概念股上漲了27. 01%,以低市盈率爲特徵的價值股上漲了34.86%。但本次反彈成長股和價值股輪番上漲,整體漲幅差距不大。
結論一:熊市行情中,以價值股反彈爲主。
原因推測:價值股以低PE和低PB爲特徵,在財富存在形式的分配中易於和其他大類資產相對比,因此其投資價值最爲確定,而成長股和概念股的上漲需要樂觀情緒做支撐,因此,在整體悲觀氣氛中,價值股的投資機會更爲突出。
根據不同風格股票表現上的差異,我們把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的大牛市行情分爲三段:
2005年6月6日~2006年12月31日,價值股行情:386個交易日,約1年半時間,價值股指數(申萬風格)上漲166.34%,而代表成長和概念股的高市盈率指數僅上漲61.57% ,居中的中市盈率指數上漲了134. 52%。
2007年1月1日~2007年5月29日,高市盈率股(成長股+概念股)行情:代表成長股和概念股的高市盈率指數上漲了196. 01%,而同期代表價值股的低市盈率股指數上漲了114. 15%,居中的中市盈率指數上漲了123. 58%
2007年5月30日~2007年10月16日,價值股(大盤股)行情:代表(成長股+概念股)的高市盈率指數下跌了8.65% .低市盈率指數上漲52%,居中的中市盈率指數上漲了23.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