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週三,市場迎來多輪關鍵動態,從科技巨頭市值里程碑到財報季超預期表現,交織出新的投資圖景。
Nvidia市值突破 Nvidia (NVDA) 在宣佈獲得5000億美元AI芯片訂單並計劃在美國建造7臺超級計算機(包括與Eli Lilly (LLY) 合作項目)後,市值預計開盤突破5萬億美元,盤前股價上漲3%。這一市值里程碑凸顯了AI需求爆發式增長,但訂單規模的執行能力將面臨供應鏈考驗。[來源: Reuters, CNBC]
Nvidia戰略投資 Nvidia (NVDA) 向Nokia (NOK) 投資10億美元,雙方將合作開發AI驅動的5G與6G技術,推動Nokia股價飆升23%。此次跨界合作有望加速通信技術迭代,但技術整合效果需觀察實際應用場景。[來源: CNBC]
Nvidia全球佈局 Nvidia (NVDA) CEO Jensen Huang訪問韓國,與三星 (KRX:005930)、SK Hynix (KRX:000660) 及特朗普總統會談,同時確認亞利桑那州工廠已開始生產AI芯片。全球供應鏈佈局強化了其產業主導地位,但地緣政治因素可能影響合作深度。[來源: CNBC]
Apple市值反彈 Apple (AAPL) 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標誌着從早期關稅與AI延遲的挫折中顯著復甦。估值修復反映了市場對創新週期的期待,但競爭壓力仍需持續關注。[來源: CNN]
OpenAI轉型與IPO前景 OpenAI正式轉型爲營利實體,延長微軟 (MSFT) 對其模型的使用權至2032年,並承諾留在加州,爲2027年潛在IPO鋪平道路。商業模式固化增強了合作伙伴信心,但盈利路徑的清晰度將決定資本市場反應。[來源: BBC, WSJ]
Etsy領導層變動 Etsy (ETSY) CEO Josh Silverman宣佈年底卸任並轉任執行主席,由Depop負責人Kruti Patel Goyal接任,導致盤前股價下跌9%。管理層更迭可能帶來戰略調整期,但業務連續性考驗新團隊執行力。[來源: CNBC]
核能投資計劃 特朗普政府支持800億美元建造Westinghouse反應堆計劃,援引AI驅動電力需求與能源安全考量,其大股東Brookfield Renewable (BEP) 昨日股價上漲5%。能源轉型政策利好相關企業,但項目落地週期存在不確定性。[來源: NY Times]
Jamf收購案 蘋果設備管理軟件商Jamf (JAMF) 將被Francisco Partners以22億美元全現金收購,溢價約50%於90日均價,盤前股價躍升15%。收購溢價體現了企業軟件資產價值,但整合效果需驗證協同效應。[來源: WSJ]
Toyota投資澄清 Toyota (TM) 澄清未明確承諾100億美元對美投資,反駁特朗普言論,盤前股價下跌超2%。聲明澄清避免了潛在政策誤讀,但市場反應顯示投資者對貿易關係的敏感度。[來源: Reuters]
法律訴訟動態 德克薩斯州對強生 (JNJ) 與Kenvue (KVUE) 提起訴訟,指控其隱瞞產前泰諾使用與自閉症關聯,儘管類似主張此前已被法院駁回。訴訟風險可能引發行業監管關注,但科學證據強度將決定案件走向。[來源: NY Times]
財報表現回顧 波音 (BA) 第三季度自由現金流爲2.38億美元,爲2023年以來首次轉正,受更高飛機交付量推動,但因777X延遲計提49億美元費用,首次交付推遲至2027年。營收232.7億美元超預期,盤前股價跌1.2%。現金流改善顯示運營效率提升,但項目延期可能削弱長期競爭力。[來源: CNBC] 卡特彼勒 (CAT) 第三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4.95美元超預期(預期4.51美元),營收增長10%至167億美元,盤前股價漲近5%,但全年關稅成本預計達16-17.5億美元。盈利韌性受益於能源板塊需求,但成本壓力仍是利潤挑戰。[來源: Bloomberg] CVS Health (CVS) 第三季度調整後每股收益1.60美元(預期1.37美元),營收1028.7億美元,公司上調全年每股收益指引至6.55-6.65美元,盤前股價漲1.6%。業績超預期印證醫療需求穩定性,但行業定價競爭或限制增長空間。[來源: CNBC] Verizon (VZ) 第三季度新增4.4萬月度付費無線用戶(超預期一倍),調整後每股收益1.21美元(預期1.19美元),營收338億美元略低預期,重申全年指引後盤前股價漲近4%。用戶增長顯示核心業務復甦,但營收疲軟反映市場飽和壓力。[來源: Reuters]
Lucid自動駕駛計劃 Lucid (LCID) 計劃採用Nvidia (NVDA) Drive AV平臺推出消費者級自動駕駛車輛,目標在未來數年實現全自動駕駛,盤前股價大漲6%。技術合作提升了產品競爭力,但商業化進程需克服法規與安全障礙。[來源: CNBC]
Uber自動駕駛佈局 Uber (UBER) 將於2026年在舊金山推出無人駕駛服務,使用Lucid (LCID) Gravity SUV及Nuro自動駕駛技術,直接挑戰Waymo (GOOGL)。業務拓展可能重塑出行市場格局,但技術可靠性是關鍵成功要素。[來源: Bloomberg]
Tesla銷售影響 研究顯示特斯拉 (TSLA) 在2022-2025年因馬斯克黨派形象損失高達126萬輛美國銷量,民主黨買家轉向競爭對手。品牌政治化影響市場覆蓋,但產品創新仍是核心驅動力。[來源: CNN]
新股上市 Insight Digital Partners II (DYOR) 確認爲一家空白支票公司,專注於加密貨幣及相關產業。IPO推進爲數字資產領域注入新活力,但行業波動性要求投資者謹慎評估風險。[來源: 確認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