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板之二春戰法原理:實體板確保主力充分喫貨
從K線形態來分類,漲停板可以分爲實體板、一字板和T板。所謂實體板是指當天的漲停板K線是有實體的。有實體自然就會有最高價、最低價、開盤價和收盤價。當天價格有過波動,或者說是有價差。有價差肯定就會有交易,否則價格無法波動。哪怕是一筆單子封板,那也至少有交易。
爲什麼一定要確保有價差,或者說爲什麼一定確保有交易?這是從籌碼的沉澱角度來思考的,假如沒有交易,那自然在這個價位就不會出現沉澱籌碼。如果沒有沉澱籌碼,意味着主力就沒有進行喫貨.沒有喫貨的話,自然主力就沒得源動力去拉昇股價,也就不存在獲利機會。
因此來看,擬定實體板的條件其實是從主力喫貨的角度來思考的,以充分保證主力喫到了足夠的籌碼。因此一旦主力在拉板的過程中吸收到了很多的籌碼,那必定會想法獲利出局,在高位把籌碼換手出去,自然也就會拉昇股價。
如下圖的示意圖,形象的說明了這個原理。

那是不是就是說一字板主力就不能喫到貨了呢?這個倒不一定。只是大多數情況下,主力不會採取這種方式來吸收籌碼。一則因爲一字板一旦出現後,市場對股價會有更高的預期,拋盤會很少,主力也就很難喫到貨。二則假如你是主力,你願意出高價買別人的貨嗎?顯然站不住腳。你肯定會盡量在低位吸籌,最差也會採取大幅度拉昇吸籌。
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比如突然重大利好,主力纔會採取一字板的形式來吸收籌碼。但這種情況一般也不會全天都處於封板狀態,只是一開始表現爲一字板,後面一般都會“放水”(所謂放水是指主力在封板的過程中故意打開封板,讓市場其他資金介入,攤高市場平均持倉成本,以利於後期進一步拉昇),以刺激市場拋盤出現,才能喫到籌碼。所以分時圖上常常表現爲一會封板,一會打開的走勢。K線最終會收出T線形態,也就成了前面所說的T板。
其實上面所描述的“放水”走勢或者T板同時也會被主力用來出貨,利用高度活躍走勢來引誘散戶接盤。因此判斷這種情況下是出貨還是喫貨,關鍵要參考股價所處的階段。低位喫貨的可能性大,而高位出貨的可能性很大。
通過以上分析說明真正意義上的標準一字板,主力吸收籌碼的效率或者可能性是非常低的。或者說一字板本來就不是主力用來吸收籌碼的方式,而是用資金優勢來達到無成本拉昇的手段。因爲巨單封盤的一字板主力只是動用了巨大的資金量,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很少,畢竟不用喫什麼貨。而本來拉昇階段主力手中的貨已經不少了,不需要再喫進,怎樣實現輕鬆拉昇纔是重中之重。

一字板封單結構
一字板深層原理可以用上圖來表示,從一字板中買一價位的掛單方式來揭祕。同樣大小的封單,其內在結構的不同可以看出主力的真實意圖。而無論是哪種結構,都表明不是吸籌籌碼的有效手段。
如圖中左邊是一隻個股的封板買賣檔截圖,漲停價6.11元上的封單有將近六萬手。
但這六萬手的封單其委託結構可能會有兩種,如圖中的第一種是前大後小結構,意思說主力直接把他的大單掛在前面。一旦市場上有拋單,主力的大單將首當其衝,喫掉這部分拋單。說明主力不怕接貨,對股價有足夠的信心。但這種情況下,往往市場上的拋盤很小,不足以喫到很多的貨。
第二種委託結構是前小後大型,也就是主力在封板後,等跟風盤開始把單子掛上去後。主力快速撤掉前面的單子,然後把單子掛在了後面。這樣儘管封單的大小沒有什麼變化,但散戶的單子卻排到了前面,一旦市場有拋單,散戶就成了接貨的對象,主力並沒有喫到貨。這種情況其實是主力利用市場力量來支撐股價,不願意喫進更多的籌碼,對股價沒有信心。因此後期下跌的可能性較大。
因此來看,這兩種結構都不能讓主力充分喫貨,甚至反而有可能是股價下跌的徵兆。所以,本戰法的條件裏就排除了一字板這種情況。而T板的兩種情況,出貨自然就不考慮了,但即便是喫貨,主力也不至於馬上拉昇,很可能會震盪下才會步入拉昇。綜合來看,確認度不高。
因此三種封板裏只有實體板才能保證主力充分喫貨,籌碼一直在正方向上不斷沉澱。呈現出良好的量價齊升狀態,主力喫貨或掃貨的真實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