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制的全球價值投資策略依然有效,此外,我們也可以利用價值型組合(這一次是採用全部1800只股票)看一看,能否採用自上而下式分析,從自下而上的角度發掘價值源泉。圖21-12說明了價值型組合中幾個特定國家或地區和行業的情況。爲保證圖表的有效性,我僅標出與平均加權指數離差爲100個基點(bp)的組合。
按國家(或地區)來分析,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一個現象就是中國內地的超低分量—這表明,中國市場的價值投資機會極少。比重最大的分佈是日本(近300個基點)和韓國(200個基點)。中國臺灣和泰國也佔據了較大的權重。
圖21-12 價值型組合中的行業分佈情況(偏離基準指數的百分比)
按行業分析,金融業的較高權重應該不會讓我們感到意外。如果把國家分佈與行業分佈綜合起來,我們會發現,日本的某些金融股屬於良好的價值股(我們已經討論過這一點)。非能源性礦產領域的價值股主要爲亞洲地區的水泥類和製造業股票。價值股比例較小的主要爲技術股,其次爲非耐用消費品和消費服務股票。
歸根結底,無限制的全球價值投資策略是可行而有效的。讓投資者跨越國界和行業限制,尋找便宜的股票,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是行得通的。在一個似乎想把基金經理的活動限制在特定框架內的行業裏,這顯然是一種非傳統方法。但正像約翰•鄧普頓爵士所說的那樣,“如果你不能做到與衆不同。就不可能創造出不同凡響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