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移民工人都會向祖國匯款數十億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9年匯款總額達到創紀錄的5540億美元。對於一些國家來說,匯款佔其GDP的相當大一部分。匯款是如何運作的?發展中國家在處理如此大量的現金流入時面臨哪些陷阱?
匯款是指移民匯回其祖國的資金。匯款是工人及其家庭的私人儲蓄,用於在祖國購買食品、服裝和其他支出,並推動了本國經濟的發展。對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海外務工人員的匯款是其急需資金的重要來源。在某些情況下,匯款金額甚至超過了發達國家提供的援助,僅次於外國直接投資(FDI)。(更多信息,請參閱“重新評估新興市場”)。
匯款與發展中國家
許多發展中國家都難以借到錢,就像首次購房者難以獲得抵押貸款一樣。發展中國家——那些最有可能依賴匯款的國家——政府往往不太穩定,償還債務或避免違約的可能性也較小。雖然世界銀行等機構可以提供資金,但這些資金往往附帶條件。對於發展中國家的政府來說,這可能過於侵犯主權,尤其是在權力岌岌可危的情況下。(欲瞭解更多信息,請參閱“世界銀行是什麼? ”)
匯款使各國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資助發展;然而,就像青少年第一次工作就賺得盆滿鉢滿一樣,發展中國家首先必須瞭解如何有效利用匯款。爲了有效利用這些資金,國家必須首先制定促進明智、穩定增長的政策,並確保增長不僅僅集中在城市。
國家效應
由於匯款屬於私人轉賬,因此很難追蹤其使用情況。一些經濟學家認爲,收款人使用這些資金購買食品、衣服和住房等必需品,而這些最終不會刺激發展,因爲這些購買行爲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投資(購買一件襯衫不同於投資一家襯衫生產廠)。其他經濟學家認爲,來自國外的資金有助於發展國內金融體系。匯款可以通過電匯業務匯出,也可以匯至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根據各國對資本流動的限制,這些資金不僅可以幫助個人支付商品和服務的消費,如果將其儲蓄起來而不是花掉,還可以用來向企業發放貸款。一些銀行甚至可能尋求在國外設立分行,以簡化匯款流程。
研究還表明,從國外工作歸來的移民更傾向於發展自己的企業。他們瞭解發達國家的企業是如何運作的,並且能夠認識到自己國家的趨勢,並創建公司來利用機會。
匯款流入的資金被比作石油等高需求資源國家獲得的意外之財。這些國家的政府資金充裕,經常在社會項目或規劃不周的項目上揮霍無度,而當某種商品的需求放緩時,他們就會陷入困境。與通常由國家持有的石油收入不同,匯款是匯給負責支出的個人。
匯款問題
雖然匯款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重要生命線,但它也可能加劇對外部資本流動的依賴,而不是促使發展中國家建立可持續的本土經濟。一個國家越依賴匯款流入,就越依賴於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
全球經濟衰退可能會對匯款流動產生負面影響。在海外就業的工人如果從事建築業等週期性較強的行業,可能會失業,並不得不停止匯款。這將產生雙重影響。首先,母國可能會出現很大一部分收入枯竭,從而無法資助項目或繼續發展。其次,移居海外的工人可能會回國,這將加劇問題,因爲對本已捉襟見肘的經濟來說,服務需求將會增加。
宏觀經濟影響
大量外幣流入可能導致本國貨幣升值,這通常被稱爲“荷蘭病” 。這反過來又會降低該國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因爲隨着本國貨幣升值,商品對其他國家來說變得更加昂貴。由於本國貨幣升值,進口消費開始上升。這可能會扼殺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產業。然而,現金流入也可能幫助接受國減少其國際收支。(欲瞭解更多信息,請參閱什麼是國際貿易? )
值得注意的是,移民不僅前往世界最大經濟體工作,他們還會前往就業機會最高的地方。雖然建築相關工作通常被認爲是首選,但許多工人也湧向經濟發展中的國家。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的前景,大宗商品資源豐富的國家對勞動力的需求很高。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2017年全球有3.4%的人口居住在國外。世界日益一體化和全球化,使得國家之間的勞動力流動更加順暢,越來越多的工人移居國外,尋求養家餬口的途徑。因此,尋求匯款的移民已成爲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移民匯回國的資金使電匯公司得以維持運營,並使本國能夠購買進口商品。移民消費國內工人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外籍工人的存在有助於緩解勞動力短缺。這些工人的作用更像是一種夥伴關係,移民工人幫助發達國家繼續擴張,同時將部分收入以匯款的形式匯回國內。此外,外籍工人建立的社會網絡可以擴大發達國家的影響力,並通過與當地居民的互動促進更融合的文化理解。
結論
移民問題往往是國內政治的熱門話題,而當談到外國工人對經濟的影響時,要辨別真僞並非易事。歸根結底,匯款是全球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有助於推動國內外經濟增長。發達國家必須就這些資金的審慎使用提供指導,發展中國家則應制定政策,確保經濟增長高效且規劃周全。(欲瞭解更多信息,請參閱《移民對經濟的三種促進和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