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傑明·格雷厄姆:現代證券分析之父
本傑明·格雷厄姆是一位最具懸響力的投資哲學家。沃倫·巴菲特說,他是“我所知曉的最明智的人”。巴菲特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謝格雷厄姆。當他19歲就讀於內布拉斯加大學的時候他閱讀了格雷厄姆第二本偉大的著作《精明的投資者》,他還表示,這與保羅在通往大馬士革的道路土看到了光的體驗類似。巴菲特是如此迷戀格雷厄姆的思想,以至於他在1950年表示願意無償爲格雷厄姆一紐曼公司GrahamrNewman)工作!格雷厄姆拒絕了他的要求。巴菲特後來說:“他以高估的方式拒絕了我他非常認真地對待有價值的東西!
最後(“經過一番糾纏以後”),巴菲特終於在1954年被僱用了,並愉快地與他的導師和諧共事多年。在1950年代,只有4個“土包子(pnts)”爲弱小的格雷厄姆紐曼公司工作:沃爾特·J·施羅斯(WalterJ.Schloss,wJs有限公司的合作人)特威迪的湯姆·納普(TomKnapp)、布朗·帕特納(Brownepartners)和沃倫·巴菲特。當其中的三個人離開以後,纔有可能追溯他們三個人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格雷厄姆並沒有爲自己積累巨大的財富(他1976年去世時的遺產價值300萬美元),但他的思想影響到幾十億美元財富的創造。他有偉大而智慧的好奇心,他並不太關心錢,而是致力於選股的智力挑戰。
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學派的主要倡導者我這樣說並不意味着今天在很大程度上被誤認爲是價值投資的“分析”被過分單純化被歪曲的或是粗俗的。在金融出版物中廣泛宣傳的現行不成型的和天真的方法並不比簡單購買高分紅股票、購買低市盈率或低賬面權益比率股票具有更多的理性知識基礎。不,格畬厄姆的價值投資方法遠比它們智。他尋找對買方有利的價格,但也意識到僅僅按一個標準選股的理念將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僅僅像應用一個單一數學指標一樣容易那麼,每個人都將可以這樣做,異常表現將很快得到糾正在20多年的時間內(從1936年開始),格雷厄姆組曼公司爲客戶取得了很好的投資業績:“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的成功可以從平均每年的分配中看出。大致地講如果一個人在1936年投資10000美元,那麼,在其後20年裏每年可以得到2100美元的回報,並在期滿時收回原來的10000美元本金。”格雷厄姆1955年在參議院作證時提供的數字略有不同:“多年來,我們每年賺取的金額約爲資本的20%這是明顯優於市場整體回報的業績水平。例如,巴克萊銀行數據顯示,同期關國股市總收益再投資的年均實際(不包括通貨膨脹率)的收益率爲74%即使把38%的年場通貨膨脹率”加到巴克萊銀行的數據上而使它們之間可比格雷厄姆一紐曼的結果也要明顯優於平均投資者獲得的回報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