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成功的公司都經歷過自籌資金的發展歷程。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公司在管理層接受風險投資或其他外部融資之前,都是完全依靠自有資金髮展起來的。
白手起家的企業家——也就是完全靠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企業家——鳳毛麟角。創辦企業並最終取得成功,需要自信、風險承受能力、自律、決心和競爭力等多方面素質的完美結合。
白手起家的創業者憑藉自身才華和專業精神,在沒有投資者支持、啓動資金匱乏的情況下,打造出一家有價值的企業。這種成功方式需要極大的奉獻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一心一意的決心。一些最偉大的企業家——例如山姆·沃爾頓和史蒂夫·喬布斯——正是這些特質的典範。
要點總結
- 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從零開始,用很少的資金和沒有任何外部投資來建立自己的企業。
- 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可能依靠自身努力、客戶資金、個人債務或個人積蓄來提供初始資金。
- 對於新公司而言,這可能是一個有效的模式,因爲它鼓勵在早期發展階段保持簡單性和靈活性。
- 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可能會面臨現金流問題和巨大的個人壓力。
- 軟件開發平臺公司 GitHub 於 2008 年以自籌資金的創業公司形式成立,並於 2018 年被微軟以 75 億美元收購。
自舉法的起源
自舉法的起源尚不明確,但以下幾句諺語與之相符:
- “靠自己的雙腳翻過柵欄。”這句諺語起源於19世紀初的美國,暗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自力更生”。這指的是19世紀那種通過拉動腳踝帶穿上的高幫靴。它通常意味着靠自己,不借助外力,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靠自己艱苦的努力完成某件事。
這個定義提供了更多見解:
自籌資金是一種極簡主義的商業文化創業方式,其特點是極其精簡和簡單。它通常指的是啓動一個無需外部投入即可自我維持的流程。
換句話說,自籌資金創業是指企業家利用有限的資源或資金,創辦一家能夠自給自足的企業,進行市場推廣,並發展壯大企業的過程。這一過程無需藉助風險投資公司,甚至無需大量的天使投資。
引導法
通過採用一系列方法來最大限度地減少從銀行和投資者那裏獲得的外部債務和股權融資,自籌資金的公司會考慮:
- 業主融資:利用個人收入和儲蓄。
- 個人債務:通常指個人信用卡債務。
- 汗水股權:一方以努力的形式對公司做出的貢獻。
- 運營成本:儘可能降低成本。
- 庫存最小化:需要快速週轉庫存。
- 補貼融資:政府現金支付或稅收減免。
- 銷售:企業運營所需的現金來自銷售收入。
自主創業/公司
一家自籌資金的公司通常會經歷三個連續的融資階段:
- 創業初期:創始人繼續從事日常工作,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創業,資金來源包括個人積蓄、債務或來自親朋好友的投資。
- 客戶出資階段:在此階段,客戶的資金用於維持運營。 企業運營最終會爲增長提供資金。一旦運營費用得到滿足,增長速度就會加快。
- 信貸階段:在信貸階段,創業者必須專注於爲特定活動籌集資金,例如改進設備、招聘員工等。在這個階段,公司會貸款,甚至可能尋求風險投資來進行擴張。
如何啓動一家公司
要成功經營一家白手起家的公司,企業家必須執行一個偉大的想法,專注於盈利,提升技能,併成爲更優秀的商人。
執行大構想
最好將一個大想法分解成一系列子想法,然後從中選取最佳子想法進行創業。之後,再逐步推進其他子想法的實現。大多數情況下,公司成功的關鍵在於商業想法的執行,而非想法本身。
關注利潤
這就是企業的資金來源。與獲得風險投資或天使投資的公司相比,自籌資金的創業公司必須採用截然不同的管理思維。
白手起家的企業通常希望長期經營下去,穩步發展,默默無聞地積累客戶,以支付運營成本。
另一方面,接受外部融資的公司需要實現高增長,以便投資者能夠獲得有利可圖的退出策略。
技能發展
創業者必須培養各種各樣的技能,以及熱情、韌性、毅力和勇氣。這些通常是讓一家白手起家的公司成功運營所必需的。
成爲更優秀的商人
提升個人核心價值觀也很重要,包括足智多謀、勇於擔當、謹慎小心,以及對公司發展充滿熱情、激情和堅持不懈。
適合自籌資金的公司
一般來說,有兩種類型的公司可以通過自籌資金啓動:
- 早期公司不需要大量資金注入,尤其是不需要來自外部的資金,因此可以靈活地發展,並有時間成長。
- 連續創業公司,創始人利用出售前一家公司所得的資金進行投資。
在沒有外部資金的情況下解決問題意味着自力更生的創業者必須善於利用資源,並培養多方面的技能。
自舉法的優點和缺點
優勢
- 准入門檻低:自籌資金成本低——用自己的錢經營意味着必須極高的效率。你會更清楚日常運營的成本,並開始採用精益的商業模式來運營公司。
- 一切由你做主:由於沒有外部投資者(只有創始人投資),創始人的股權和對公司的控制權不會被稀釋。創始人是自己的老闆,負責公司運營和發展的所有關鍵決策。這可以確保公司按照創始人的願景和文化價值觀朝着既定方向發展,不受任何投資者的影響;如果成功,最終利潤將歸創始人所有。
- 專注於業務發展:外部融資並非難題,這使得企業能夠將全部精力集中在銷售和產品開發等核心業務上。由於現金流有限,自籌資金模式下,其他融資方式(如保理、資產再融資和貿易融資)成爲常態。自主構建企業財務基礎對未來投資者極具吸引力。投資者更傾向於投資那些已經獲得資金支持、展現出發展前景和所有者承諾的企業。業務中的小問題可以通過增長得到解決,這意味着企業在創立之初無需追求完美。
缺點
- 現金流問題:由於缺乏資金和現金流,如果公司無法產生開發產品和發展所需的資金,就會出現問題。企業家缺乏經驗和專業知識——尤其是在商業敏銳度和客戶開發方面——會導致停滯不前甚至失敗。
- 多位創始人之間的股權問題:當公司有多個創始人時,股權問題可能會變得棘手。如果創始人在投資資本、經驗或時間投入方面存在不平衡,這不僅會導致公司內部不和諧,還可能帶來不利的稅務後果。將公司資金與個人資金混用,會違背公司註冊成立或設立有限責任公司(LLC)的主要初衷之一。記錄創始人投入公司的資金有助於緩解這一問題。此外,諮詢律師對公司初創階段也大有裨益。
- 失敗的風險可能很高:自籌資金創業風險更大,可能會遭遇虧損和失敗。一些自籌資金創業公司失敗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收入。利潤不足以支付所有成本。創業通常需要長時間工作才能維持運營,更不用說在很多情況下,這種努力沒有任何報酬。所有問題都由你獨自承擔,因爲僱傭員工可能並不現實。這意味着解決方案僅限於你自身的能力,或者可能願意提供幫助的親朋好友的能力。
- 個人壓力:如果您使用向他人(例如家人和朋友)借來的資金來爲公司融資,那麼您需要學會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壓力情況。瞭解他人對您的期望,並將其清晰地傳達給他人,可以幫助您應對這種情況帶來的壓力。
優點
自籌資金成本低,這意味着通常准入門檻很低。
你是自己的老闆,所以你說了算。
您擁有發展業務的自由和靈活性。
缺點
您可能會遇到現金流問題
如果有多位創始人,可能會出現股權問題。
失敗的風險可能很高。
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壓力水平飆升
成功的自籌資金公司
打造一家根基穩固、價值卓越的強大企業需要時間,許多白手起家的公司正是通過提供優質的產品或服務實現了這一目標。最終,憑藉穩健的戰略和可持續的盈利能力,它們能夠發展壯大,在行業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們今天看到的許多成功公司最初都是白手起家的小型企業。例如:
- 戴爾電腦( DELL )
- Meta( META ),前身爲 Facebook
- 蘋果公司( AAPL )
- 高樂氏(CLX)
- 可口可樂(KO)
- 惠普(HPQ)
- 微軟(MSFT)
- 甲骨文(ORCL)
- eBay( EBAY )
- 思科系統公司(CSCO)
- SAP( SAP )
顯然,像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邁克爾·戴爾和理查德·布蘭森這樣白手起家的成功企業的背後,都有着企業家。
白手起家公司的例子
GoPro GPRO (前身爲 Woodman Labs)是一家美國公司,主要研發、生產和銷售高清個人攝像機。該公司生產的小型穿戴式攝像機能夠記錄用戶的體驗。由於這些攝像機可以免手持錄製高清視頻,因此在體育愛好者中廣受歡迎。
尼克·伍德曼構思了一種腕帶,可以將現有的相機固定在衝浪者身上。他的靈感源於2002年的一次澳大利亞衝浪之旅,當時他希望拍攝高質量的衝浪照片。但他發現,作爲一名業餘攝影師,由於無法以合理的價格獲得高質量的設備,他難以實現這一目標。他測試了自己製作的第一批簡易模型,但意識到這些模型不夠好,因此他決定自己製造相機、相機外殼和腕帶。
伍德曼創辦公司的最初資金——1萬美元,完全是靠他開着大衆麪包車兜售珠子和貝殼腰帶賺來的。26歲時,他搬回父母家住,爲了研發產品,他每天長時間工作。爲了維持生計,他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從收發郵件到開卡車,只爲了能抽出時間設計產品。由於缺乏電腦設計經驗,他只能手工繪製產品圖。
2004年,該公司售出了第一套攝像系統,這是一臺35毫米模擬攝像機,後來發展成爲數字攝像機。隨着新用戶發現這款產品,攝像機的應用範圍也從衝浪領域擴展到了賽車、滑雪、自行車、單板滑雪、跳傘、定點跳傘、激流漂流和滑板運動等領域。
銷售驅動增長
該公司持續增長收入,並於 2014 年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 上市,估值達 29.6 億美元。
雖然 GoPro 用了十年時間才達到巔峯,但這十年間,它進行了大量的市場營銷和社交媒體策略推廣,並且不斷推動消費技術的進步。當然,該公司也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抓住了智能手機逐漸淘汰傳統數碼相機和攝像機的契機。
伍德曼第一次創業並不成功。他之前創辦過兩家公司。第一家是名爲 EmpowerAll.com 的網站,銷售電子產品。第二家是 Funbug(融資 390 萬美元),是一個遊戲和營銷平臺。這兩家公司都失敗了。伍德曼決心再次創業,第三次投身 GoPro,追逐他的夢想。
商業的起伏
值得注意的是,與所有企業一樣,從自籌資金起步的公司在度過早期階段後,也會面臨所有公司都會遇到的挑戰。GoPro也不例外。自2014年10月股價達到每股約93美元的高位以來,截至2021年11月,該公司股價已暴跌至每股約10.26美元。
GoPro賴以成功的商業模式在面臨其他運動相機公司以及智能手機成爲衆多消費者首選相機的新技術帶來的競爭時開始出現問題。多年來,GoPro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優勢逐漸減弱。展望未來,該公司希望通過推出滿足高質量社交媒體內容需求的新型相機來重奪市場份額。
其他自籌資金的公司
大多數公司在進入下一階段、接受外部融資之前,都會經歷一段自籌資金的時期。衆所周知,選擇自籌資金、創建自營企業的這條道路,能夠帶來立竿見影且持久的回報。
大本營
Basecamp(前身爲 37Signals)是一家專注於開發簡潔高效軟件的Web 應用公司。它從一家資金拮据的初創公司發展成爲一家非常成功的企業。該公司由 Jason Fried 和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簡稱 DHH)於 1999 年創立,他們合著了三本暢銷書:《Getting Real》、《Rework》和《Remote》。
在 2004 年左右的早期,該公司主要是一家諮詢機構,基本上是幫助 Panera Bread 和 Meetup.com 等公司創建和改進公司網站設計。
自成立以來,該公司開發了衆多新產品,並推出了免費版和付費版。2004年,Basecamp——一款功能強大的商業工具,專爲尋求項目管理應用程序的大中小型企業而設計——成爲該公司的旗艦產品。
GitHub
GitHub 是一個基於網絡的軟件開發項目託管服務,它使用 Git 版本控制系統,由 Tom Preston-Werner、Chris Wanstrath 和 PJ Hyett 創立。
GitHub 最初只是一個週末項目,創始人自掏腰包購買域名。後來決定將 GitHub 全職運營時,他們又自行承擔了前期建設費用。這個集社交網絡、作品展示和聯合辦公空間於一體的開發者平臺迅速發展壯大。到 2013 年,GitHub 的用戶數量已突破 300 萬。
隨着平臺逐漸被程序員接受,他們開始請求建立私有代碼庫,也就是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來存儲代碼,防止他人查看或竊取。創始人辭去了日常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公司運營中,工作時間不固定,地點也經常變動。他們推出的產品起初可能並不完美,但通過收集客戶反饋,他們不斷改進,最終公司發展壯大。
截至 2021 年 11 月,全球超過 7300 萬開發者使用該公司的軟件開發平臺。
75億美元
微軟在 2018 年 10 月收購GitHub 所支付的價格。
TechCrunch
TechCrunch是一家科技網站,由成功的連續創業家邁克·阿靈頓(Mike Arrington)和基思·蒂爾(Keith Teare)於2005年創立。TechCrunch迅速成爲網絡科技博客的標杆,並將博客領域徹底轉變爲優秀的新聞作品。
該網站通過發佈高質量、持續更新的內容,並分享科技和創業領域的最新動態,實現了巨大的增長,並積累了一批忠實的讀者。
爲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TechCrunch 還創建了強大的 CrunchBase 數據庫,其中收錄了超過 50 萬家初創公司和優秀企業家。2010 年,TechCrunch 被美國在線 (AOL) 收購,據傳售價在 2500 萬至 4000 萬美元之間。當時,阿靈頓個人持有該公司 85% 的股份。
豐盛的魚
Plenty of Fish 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受歡迎的約會網站之一,於 2004 年正式成立。創始人 Markus Frind 在 2008 年之前一直在自己的公寓裏開展創業活動,最終在加拿大溫哥華購置了新的總部,並開始招聘其他員工。
Plenty of Fish在全球擁有超過1.5億註冊用戶,並且平均每天新增6.5萬用戶。這款免費應用支持11種語言,可在iOS和Android設備上使用,覆蓋20多個國家。公司通過廣告盈利,同時也提供付費會員服務。該網站於2015年被Match Group收購。
歸納總結
有很多公司都是靠自有資金成功起步的:Braintree、TechSmith、Envato、AnswerLab、Litmus、iData、BigCommerce、Campaign Monitor、Indeed、Behance、Thrillist、Lead411、Office Divvy、Goldstar、Carbonmade、FastSpring、SparkFun Electronics、Grasshopper、Clicky、WooThemes、AppSumo、MailChimp、Burt's Bees、Patagonia 和 Craigslist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對於白手起家的公司來說,即使沒有後見之明或數百萬美元的資金,也必須不斷尋求改進流程的方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成長型公司的財務管理,因爲現金流的意外波動可能成爲初創公司的致命一擊。草率的做法和投機取巧往往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從零開始創建企業時,做好應對一切的準備總是明智之舉,而這並非不可能,我們身邊衆多白手起家的成功企業便是最好的證明。白手起家很可能繼續成爲許多成功企業發展歷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