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星期五,全球通脹壓力持續,經濟數據分化,市場聚焦央行政策與貿易動態。
美國核心PCE通脹7月同比升至2.9%,強化美聯儲政策緊縮預期
美國7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上漲2.9%,較6月的2.8%有所上升,這是五個月來最快的年度增速,且符合市場預期;環比漲幅爲0.3%。整體PCE指數同比上升2.6%。個人收入增長0.4%,支出增長0.5%。核心PCE通脹作爲美聯儲追蹤2%通脹目標的關鍵指標,其上升強化了市場對貨幣政策進一步緊縮的預期,表明價格壓力持續存在,可能促使美聯儲在未來的會議上採取更鷹派立場。據CNBC和BEA報道,這一數據反映了消費韌性與成本傳導的相互作用。
美國第二季度GDP增長修正至3.3%,超預期但動能減弱
美國第二季度GDP年化增長率從初值3%上修至3.3%,超出市場預期,主要受消費者支出和企業投資驅動。然而,分析師警告稱,這一反彈掩蓋了經濟動能減弱的跡象,未來增長可能面臨挑戰。據CNN報道,修訂數據雖顯示短期強勁,但全球不確定性或抑制持續擴張。
美國房貸利率持穩6.56%,待售房屋銷售下滑0.4%
本週美國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持平於6.56%,但7月待售房屋銷售環比下降0.4%,取消交易率飆升至15%,爲2017年以來最高水平。高利率環境和市場需求疲軟共同導致住房市場承壓,據CNN和CNBC分析,這反映了消費者對借貸成本的敏感性和市場信心的波動。
德國8月通脹升至2.1%,失業率突破300萬
德國8月通脹率初步數據爲2.1%,高於7月的1.8%,同時失業人數十年來首次超過300萬。通脹回升與就業市場惡化形成對比,暗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可能面臨滯脹風險。據CNBC和路透社報道,這一數據可能影響歐洲央行的政策路徑,加劇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
印度第二季度GDP增長7.8%,超預期顯示內需韌性
印度經濟第二季度同比增長7.8%,高於 forecast 的6.7%和第一季度的7.4%,凸顯出 domestic demand 在 global headwinds 下的韌性。據CNBC分析,強勁增長得益於消費和投資拉動,但外部環境挑戰仍存。
丹麥下調2025年增長預期至1.4%,諾和諾德出口疲軟
丹麥將2025年GDP增長 forecast 從3%大幅下調至1.4%,主要因製藥巨頭諾和諾德出口減弱,導致該行業對GDP貢獻下降。據CNBC報道,這一調整反映了小型開放經濟體對全球供應鏈波動的脆弱性。
歐盟提議互減工業品關稅,美歐汽車關稅降至15%
歐盟委員會提議取消對美國工業品的所有關稅,以換取美國將歐洲汽車關稅從27.5%降至15%,實施7月達成的貿易協議。據路透社報道,這一互惠措施旨在改善雙邊貿易關係,但具體實施需雙方立法批准,可能對全球汽車產業鏈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進口免稅政策,年增關稅收入100億美元
美國終結了“de minimis”關稅豁免政策,此前允許800美元以下進口商品免稅入境,新規預計年增關稅收入 up to $10B,但已導致墨西哥、歐洲國家、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多國暫停對美髮貨。據CBS和BBC報道,政策變動可能推高進口成本,影響零售供應鏈和消費者價格。
零售商計劃提價,關稅和供應緊張推高成本
主要消費品製造商和零售商如Hormel、J.M. Smucker、Walmart和Ace Hardware表示,由於特朗普關稅和 commodity supplies 緊張,計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據WSJ報道,價格上行壓力可能加劇通脹擔憂,儘管一些公司曾吸收成本,但當前環境迫使調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