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布林線。布林線(Boll)作爲普遍使用的技術指標之一。它給出的是一個指數或者股價波動的上軌和下軌的區間,通過一條中線配合趨勢進行判斷。
布林線(Boll)指標是股市技術分析的常用工具之一,通過計算股價的“標準差”,再求股價的“信賴區間”。
該指標在圖形上畫出三條線,其中上下兩條線可以分別看成是股價的壓力線和支撐線,而在兩條線之間還有一條股價平均線,布林線指標的參數最好設爲20。一般來說,股價會運行在壓力線和支撐線所形成的通道中。
與MACD、RSI、KDJ等指標一樣,BOLL指標也是股票市場最實用的技術分析參考指標。
雖說股價在上下兩條軌道之間的波動帶內變動,但是這條波動帶的寬窄卻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着股價波動幅度的大小而變化。變動幅度加大時,變寬,股價橫盤或者整理時,會保持不變或者變窄。布林線所帶來的波動帶變化隨着股價變化而調整。

在使用柏林線指標時,使用重點在於波動帶的變動還有指數或者股價對於波動帶的穿越。
通常情況下,當目前趨勢以橫盤爲主時,布林線以水平方向移動,屬於常態的範圍。此時,股價穿過上軌時,會有短期回檔,可以看做短線賣出信號。股價向下穿過下軌,會有短期反彈,此時是短線的買進時機。
當指數或者股價在一段時間的橫盤後,Boll的波動帶有收窄的跡象的話,就是上下兩個軌道相互靠攏,此時就有可能要出現變盤。此時的股價穿過上軌,大概率股價朝上漲去,股價下跌穿越下軌,股價亦然。
其實,Boll對於波段操作有較強的指導性。在常規情況下能通過上下軌區間指明壓力支撐的功能,在股價穿越該區域只是在指出是否在超買超賣的狀態。在趨勢運行時,作用也很明顯。
一是在估值股價在突破之前,能用觀察波動帶是否收窄跡象來做好準備。再就是在趨勢要結束時,可以觀察股價對於波動帶中線的穿越,再結合波動帶變化把握操作的機會。
在經歷暴漲或暴跌的末期,股價時常會衝過Boll的上軌或下軌。此時,如果掌握好高拋逃頂或者地襲來進場的話,短線的收益也會達到十分可觀的情況。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在經歷波動帶持久收縮後形態上剛有突破的個股,在股價變動初期時儘量避免使用布林線作短線操作。上漲初期,開始突破的前幾日股價一般有較強的走勢,在觸到上軌之後,會用橫盤來整理消化技術上的壓力,或者在用改成貼近上軌運行,而不是回調。
這時候要在上軌附近賣出的話,不一定會有較好的價位做回補。這時候就有可能錯過中線收益的機會。下跌剛開始時亦然。不過這兩種情況,可以將布林線和SAR的停損指標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取長補短,增加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