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CZ)重新引发争论:比特币真的能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吗?本文将探讨去美元化的关键数据、现实障碍和具体场景,并附上最新的思考和补充支持。
美元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加密货币势头强劲,但比特币尚未准备好取代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赵长鹏(CZ)在香港的干预再次引发了去美元化的讨论,但数据和市场结构表明,去美元化的道路漫长,技术限制、监管不均等以及流动性限制等因素都将影响去美元化进程。必须承认,人们对比特币的兴趣正在增长,但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前提条件仍然充满挑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公开COFER数据,美元仍持有全球货币储备的约58% ,这一比例反映了网络效应和市场深度。行业分析师和国际报告也强调了基础设施和稳定性方面的限制,这些限制使得加密货币作为储备的系统性采用变得复杂,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分析也强调了这一点。在我们的研究中,很明显,第二层(Layer 2)的采用正在加速,但市场深度和托管实践仍然不足以使其发挥全球储备的作用。
事实:赵长鹏在 2025 年亚洲比特币峰会上重提这一话题
在香港举行的比特币亚洲2025峰会上,币安创始人将比特币描述为“数字黄金” ,并重申了对其长期地位的信心,同时也承认了该网络的技术局限性。据估计,此次峰会吸引了1万至1.5万人参加,并得到了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 《南华早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在这样的背景下,热情与谨慎并存。
- 地点和日期:香港,2025年。
- BTC 网络容量:在没有第二层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区块链目前处理速度约为7 tx/s 。
- 价格和预测:CZ 过去提到的价格目标是专业媒体报道的个人观点,而不是操作指示。
需要了解的数字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根据IMF COFER数据,美元持有约58%的储备,反映了网络效应、市场深度和美国国债的作用。
- 比特币市值: CoinMarketCap报告称,在某些阶段,比特币已超过一万亿美元,但仍远低于以美元计价的全球官方储备总价值。
- BTC年化历史波动率:历史数据显示,波动幅度可达每年几十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主要法定货币。
- 第二层(闪电网络) :闪电网络在小额支付和快速转账方面的使用日益增多,受到BitcoinVisuals和Amboss.space等公共追踪器的监控,突显了节点和运营能力的扩展。
去美元化:驱动因素与阻碍因素
减少对美元依赖的动力源于地缘政治动机、技术创新和风险管理策略。有趣的是,即使替代品和工具不断增多,美元的基础设施及其流动性优势对于运营者的信心仍然至关重要。
- 美国债务和货币政策:一些国家通过分散储备来降低宏观经济风险和利率。
- 金砖国家倡议:该组织在不同阶段推动以当地货币进行兑换,以减少在特定渠道对美元的依赖。
- 支付替代品:采用 CIPS 和跨境数字网络等系统扩大了美元以外的选择。
- 制裁制度:国际限制鼓励替代支付解决方案,包括利基环境下的数字资产。
为什么比特币尚未成为全球储备货币:5 个主要障碍
- 可扩展性:比特币主网络每秒处理的交易很少;第 2 层解决方案减轻了负载,但需要成熟的标准、互操作性和安全性。
- 波动性:价格大幅波动限制了比特币作为记账单位以及中央银行和主权基金的低风险储备的使用。
- 流动性和市场深度:美元在交易所、债券和衍生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比特币虽然在进步,但在规模和市场深度方面仍然遥遥领先。
- 监管与协调:规则(KYC/AML、税收、托管)的碎片化以及多边协议的缺乏阻碍了比特币作为储备的机构采用。
- 治理和技术风险:协议变化、潜在攻击以及对关键基础设施的依赖增加了运营风险,这与中央银行的审慎职责不一致。
现实场景:共存与逐步采用
短期至中期来看,美元、强势国家货币以及机构投资组合中的数字资产共存的可能性更大。在这种背景下,数字资产的采用将以小规模、通常是实验性的步骤进行。
- 选择性多样化:一些公共或公司金库可能包括少量 BTC 作为非相关储备。
- 跨境监管:比特币作为结算资产的使用可以在数字连接性较高的领域中站稳脚跟。
- 稳定工具:使用衍生品、资产篮子和具有实验性授权的主权基金可以帮助缓解波动。
国际贸易:真正会改变什么
使用比特币进行跨境支付可以减少时间和费用,尤其是在采用第二层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有效实施,需要制定对冲波动性的策略、安全的托管解决方案以及统一的合规和报告规则。
- 成本:与传统银行渠道相比,转账速度更快,成本可能更低。
- 制裁风险:一些行为者可能会试图规避限制,但机构采用将取决于合规性和可追溯性。
- 最容易接受的行业:高利润的数字服务和 B2B 支付似乎是可能的候选者;对于低利润的商品,采用并不那么直接。
比较的声音:超越赵长鹏的乐观
尽管赵长鹏对比特币的乐观态度与更为谨慎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但经济学家和机构提醒称,储备货币受益于强大的历史惯性、成熟的市场和稳固的法治。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调,持续的多元化不会迅速取代美元,而国际清算银行则指出了与加密货币在系统性支付中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相关的关键问题。
结论
去美元化进程各有不同,比特币作为一种稀缺数字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波动性、规模有限和监管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比特币向全球储备货币的转变需要时间、共同标准以及日益增强的机构信任。在此背景下,这条道路似乎是循序渐进的。
- 短期内:预计会出现共存和有针对性的实验,但不会立即取代美元。
- 从中期来看:基础设施(托管、审计、第 2 层)的扩展和协调的法规将具有决定性作用。
- 关键驱动因素:感知波动性的降低、市场的深化以及多边协议将决定下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