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梅隆銀行將於 2025 年試行代幣化存款,該託管機構將測試區塊鏈軌道,以加快結算速度並降低大規模支付的成本(紐約梅隆銀行官方網站)。
紐約梅隆銀行代幣化存款:銀行正在測試什麼?
全球最大的託管機構紐約梅隆銀行正在進行一項探索性試點,將客戶存款作爲數字代幣轉移到區塊鏈上。
這項工作規模有限,且具有實驗性。其目標是對仍依賴傳統系統的支付堆棧進行現代化改造,使客戶能夠更快速、更精簡地在銀行網絡內轉移資金。需要注意的是,該項目旨在提升銀行的韌性和運營效率。
在此背景下,該試點項目重點關注內部流程和嚴格控制的客戶互動。該銀行強調謹慎驗證,而非倉促行事。相關背景信息,請參閱我們的報道:紐約梅隆銀行代幣化存款。
區塊鏈支付能實現即時結算嗎?
紐約梅隆銀行表示,代幣化存款可以實現近乎即時的結算並減少對賬層級。
據彭博社報道,該銀行處理大量支付業務,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其託管資產超過41萬億美元。然而,這項工作仍處於早期階段,具體時間表尚未確定。
- 範圍:試點階段,包括內部和受控的客戶測試。
- 潛在好處:更快的最終確定性和更低的操作摩擦。
- 警告:全面生產部署將需要廣泛的驗證和監管明確性。
從技術層面上講,代幣化軌道旨在簡化結算步驟並消除重複賬本。也就是說,共識、許可和對賬模型的設計必須符合銀行級控制。
我們的分析解釋了進一步的技術背景:區塊鏈支付即時結算。
這與摩根大通 jpm 代幣實驗和代幣化基金銀行採用有何關聯?
紐約梅隆銀行加入了其他大型銀行的行列,嘗試推出代幣化貨幣。例如,摩根大通在2025年就曾嘗試過鏈上代幣,這一舉措被媒體廣泛報道。
同樣,一些機構也推出了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顯示出銀行採用代幣化基金的勢頭。因此,銀行正在同時探索多種設計方案。
因此,市場參與者正在從概念驗證轉向受控的客戶端測試。然而,代幣的互操作性和法律處理仍存在懸而未決的問題。實際上,這意味着在標準出臺之前,不同的架構需要經過測試和比較。
監管和市場風險有哪些?
監管機構關注託管、結算最終性和消費者保護。代幣化存款可能會模糊銀行負債與現金數字化之間的界限。
因此,監管框架將極大地影響採用速度。實際上,銀行在更廣泛地推廣之前,必須記錄代幣託管、訪問管理和運營彈性的控制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法律的清晰度與技術準備同等重要。如果沒有關於可執行性和破產處理的明確規則,機構將限制風險敞口並緩慢擴張。這種保守的姿態在試點項目中隨處可見。
交易員和機構投資者爲什麼要關心?
更快的結算速度可以降低交易對手風險和日內流動性風險,同時還能降低處理成本並縮短融資週期。
對於財務團隊而言,代幣化軌道可以加快抵押品的流動速度,並加強財務運作。然而,其效益取決於網絡覆蓋範圍和標準化的結算規則。
從交易角度來看,最終確定性的提升可以降低結算失敗率,並減少對預防性流動性緩衝的需求。對於託管方而言,更強大的對賬工具和清晰的回滾程序將是客戶採用的先決條件。
紐約銀行和市場還發生了什麼?
近期,紐約梅隆銀行和高盛面向客戶推出了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標誌着邁向鏈上現金工具的切實一步。
紐約梅隆銀行將這項工作描述爲一項“探索性試點”,旨在提高結算速度和運營彈性,而彭博社則報道了託管銀行區塊鏈支付實驗的廣泛浪潮。相關閱讀: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
從編輯的角度來看,公司在將存款轉移到鏈上時必須優先考慮操作控制。
在實踐中,這意味着分層測試、清晰的回滾計劃和更強大的對賬工具。重要的是,採用的速度將取決於技術集成和監管信號。
正如彭博社所指出的,這些試點表明銀行在創新與謹慎之間尋求平衡。總體而言,代幣化可能會重塑結算實踐,但這種轉變可能會是漸進且有節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