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醜聞衝擊比特幣:百萬富翁內部工作震動中國

  |  

1.4 億元人民幣從快手賬戶消失並被洗錢成比特幣,震驚了中國科技界:此案暴露了去中心化的陰暗面,即使在法律禁止加密貨幣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快手內部的加密貨幣欺詐是如何進行的?

據調查,短視頻巨頭、TikTok在中國的主要競爭對手快手,損失了1.4億元人民幣(約合2000萬美元)。此次損失是由一個真正的“內部團隊”實施的:該平臺的八名員工,由一名名叫馮姓男子的男子領導,精心策劃了公司資金流的流出。

主角們採用了精心設計的策略:首先使用櫃檯交易 (OTC)將被盜資金轉換爲比特幣,然後使用混合服務——將交易“混合”以使其無法追蹤的工具——最後使用一系列多跳錢包或中轉錢包進一步掩蓋數字貨幣的路徑。

比特幣快手案爲何引起如此轟動?

這一打擊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一個自2021年以來全面打擊加密貨幣的國家。自北京實施全面禁令以來,所有形式的挖礦交易以及與外國實體的兌換都被禁止。然而,新聞顯示,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仍然是那些想要規避管控的人的首選工具,即使是科技公司的高層也是如此。

此案被定義爲“小官大貪的典型案例”:涉案人員並非大佬,而是利用技術手段繞過內部監控網絡的中層人員。而這一切都得益於比特幣等資產和混合服務所保障的匿名性。

如何發現責任方?區塊鏈分析的作用

儘管犯罪嫌疑人採用了複雜的技術——場外交易平臺、混合技術、多跳錢包——但通過區塊鏈分析和國際執法機構的合作,警方成功追回了相當一部分贓物。警方追蹤並繳獲了約92枚比特幣(BTC) ,價值約1170萬美元。

此次調查需要加密貨幣追蹤領域的專業分析師與致力於打擊跨境數字洗錢犯罪的中國當局之間前所未有的合作。追蹤資金流動的能力開創了先例,凸顯了區塊鏈基礎設施在打擊金融犯罪方面的侷限性和優勢。

責任方是誰?處罰措施是什麼?

該貪污網絡的核心人物是快手員工馮某,他負責協調公司資金從快手到加密貨幣錢包的全過程。馮某與七名同夥因貪污罪被審判並定罪,刑期從三年到十四年不等。

從非法使用加密貨幣的角度來看,該案是中國大型科技公司最嚴重的內部醜聞之一,標誌着數字時代企業監管的轉折點。

此案揭示了中國加密和金融犯罪的哪些情況?

比特幣-快手案表明,儘管中國自2021年9月起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但擁有、使用和洗錢數字資產的現象仍遠未根除。當局現在必須應對新一波“白領”犯罪,這些犯罪往往比典型的腐敗案件或傳統欺詐案件更難偵破。

此外,該事件還揭示了大型科技集團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一小羣擁有數字技能的內部人員就足以繞過通常被認爲“萬無一失”的障礙,進行數百萬美元的撥款。

該案件還提出了一些關鍵問題,即在更嚴格的環境中,比特幣等資產的吸引力,以及用於洗錢的新工具:場外交易櫃檯、混合器、多跳錢包成爲規則,不再是例外。

這會給科技行業和中國監管帶來什麼後果?

快手醜聞之後,中國科技公司的控制、審計和內部監控壓力將更加巨大。企業需要加強對數字交易和資金管理的監控,而政府也可能會擴大區塊鏈溯源方面的國際合作。

此外,該案件敦促當局加快開發調查工具和新政策,以減少通過祕密渠道將法定貨幣兌換成加密貨幣的便利。然而,挑戰在於如何在監管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因爲這個不斷發展的行業仍然是中國競爭力的核心。

未來:快手-比特幣事件後,一切能否改變?

此次揭露快手賬號網絡盜竊事件的行動,代表着中國科技行業真正走到了不歸路,也凸顯了比特幣和區塊鏈雖然受到監控,但卻可以成爲雙刃劍。

預計不久的將來,監管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對內部人員可能策劃的數字洗錢活動的關注度也將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當局的應對措施至關重要:未來幾周,一切都可能發生變化。關注最新動態,瞭解在新數字中國的核心地帶,技術、犯罪和監管之間的挑戰將如何演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Solana 的反彈可能會爲這款 SOL Meme 加密貨幣交易機器人帶來鉅額收益

Snorter 代幣 (SNORT) 作爲一個新興的 meme 幣項目,在 Solana 生態系統中備受矚目。雖然 PENGU 目前頗受歡迎,但許多投資者將 Snorter 視爲下一個大動作。隨着超過 130 萬美元流入正在進行的預售,$SNORT 繼續在加密領域積聚勢頭並吸引關注。

值得購買的頂級人工智能加密貨幣——Bittensor、Griffaine、Qubic、SUBBD

隨着人工智能和區塊鏈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新一波加密項目正在湧現——每個項目都有可能重塑整個行業並帶來變革性的收益。這些不僅僅是炒作週期的投機代幣;它們是旨在推動下一次數字革命的目標驅動型技術。憑藉獨特的生態系統、強大的實用性以及不斷增長的實際應用,這些加密貨幣正在迅速受到尋求創新和持久力的投資者的青睞。

Tether Gold:2025 年代幣化黃金的增長與安全性

Tether Gold (XAU₮)確認自己是市值最高的代幣化黃金產品,截至 2025 年 4 月 28 日,保持着穩固的安全性和監管合規性。根據薩爾瓦多的新法規,Tether 發佈了2025 年第一季度的第一份官方證明,重點介紹了證明實物黃金支持的代幣的透明度和堅固性的關鍵數據。

Sei 基金會正在考慮收購 23andMe。

2024年3月23日,23andMe在美國宣佈破產後,與Sei區塊鏈網絡相關的Sei基金會宣佈有意考慮收購這家基因檢測公司。其目標是保護約1500萬用戶的基因數據隱私,並通過安全加密的區塊鏈工具賦予用戶對信息的所有權和直接控制權。

伊隆·馬斯克指責烏克蘭入侵 X:以下是我們所知道的情況

近日,埃隆·馬斯克公開宣佈X (前身爲 Twitter)遭受大規模網絡攻擊, IP 地址來自烏克蘭,此舉引起軒然大波。據這位巨頭稱,這將是一場“動用衆多資源”進行的協同行動。但這究竟意味着什麼?平臺和用戶又將面臨何種後果?此次攻擊嚴重影響了X ,導致全球範圍內出現大面積中斷。

印度著名的加密貨幣欺詐案

近年來,印度對加密貨幣的興趣迅速增長,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被這個新興市場的盈利潛力所吸引。然而,除了成功案例外,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欺詐案件也越來越多。最近討論最多的騙局之一是圍繞 HPZ Token 的騙局,該平臺欺騙了數千名投資者,並引發爭議,涉及寶萊塢女演員 Tamannaah Bhatia。